第21部分(第2/4 页)
次沛郡之战战败,难道不是殿下安排好的么?”他当然知道答案是否定的,但是他不能让昭乐否定他。昭乐是要成为天下人的,他不容有失。“寄书之死虽是意外,却也是个机会……”
“机会?”昭乐微微张开了嘴,皱着眉头看眼前的魏慈明,觉得他是如此陌生。
魏慈明不愿看昭乐错愕的眼神,目光依然停留在那封带回了他徒儿死讯的战报上:“卑而骄之的机会!”
城中的雨连绵不断,像是天神也为这残酷的人间落泪了一般……
遥远的楚地因地处内陆,并未受到雨水的洗礼。
楚政处理完国事后,见天色还早,便独自出了寝宫,兜兜转转间来到昔日软禁长安君,今日关押齐王姜白的那间偏殿。
大概是知道姜白跑不出去,所以姜白的待遇要比长安君好得多,不止没有锁链,甚至还派了两个宫人伺候他,完全都不像是在关押一个俘虏。
姜白见楚政进来,只是点一点头,他没有必要同他行礼,即便他只是个人质,是个俘虏。但他仍与楚政一样,是一国之主。
楚政并不介意姜白的无礼,坐到他对面笑道:“你可知道外面的人怎么说你住的这间偏殿?”
姜白笑笑,推了一杯茶过去:“无外乎是藏娇之类的。”
“不错。”楚政哈哈大笑,端起茶喝了一口,又问:“你可听说齐吴之战,齐国战败?”
“一时战败,并不一定一世战败。”
楚政叹了口气:“昭乐此刻一定很难过。”
“那又如何?”姜白冷笑着看楚政的脸,他与楚政的约定他还记得。
“你不心疼?”楚政从姜白的脸上得不到答案,只好自顾自地说:“我一想到他会难过,我的心里也很不好受。”
姜白想起往日来楚政同他谈到昭乐时所说的话,心里有些好奇楚政想怎么做。“你想怎么做?”
楚政答道:“我若说想去封信安慰他,你可信?”
“当局者迷,你若当真做出这等事也不足为奇。”
楚政呵呵一笑,目光中的锋锐霎时全变作了笑意:“有他亲生父亲在此提点,我怎会做此傻事?信是要去的,但不是我写,而是齐王陛下你来写。”
姜白指指自己:“我?我同他说什么?告诉他你将我从天牢里移到高床软枕的偏殿中么?”
“要写什么随你,你就权当这是封家书。”楚政顿了一下,眼中的笑意消失殆尽,染上了一抹淡淡的苦涩:“你随意说说,什么都成,我想昭乐看到你的信,知道你还安好,心里大概会好受些。”
姜白面对宫人送来的绢帛,淡淡道:“楚王对我儿还真是上心。”
楚政坐在他对面,一杯接一杯地喝着茶,像是根本没有听到他所说的话。
☆、第八章 知天容易逆天难 (2276字)
天正七年夏末,昭乐再一次登上那处城楼,身后的人是王彩御和文知礼。
魏慈明没有来,他前两天旧伤复发,镇日里咳得上气不接下气,何九畴来看他的时候曾问过他,是不是因为李寄书的死才会如此,魏慈明没有回答他,将桌上的龟甲推到他面前:“九畴,今日你给为师卜一卦。”
何九畴拿起魏慈明桌上的那副龟甲,反反复复地看了一会儿:“师傅不是常说善卜者不问,今日怎会想起要卜卦了?”
魏慈明道:“为师问问自身有何不可?”
“并无不可。”何九畴拿起龟甲的时候,瞧了魏慈明一眼,浅笑着做到桌边,脸上浮现出一种教人琢磨不透的沉静来。
在赵宫的时候,王彩御曾让何九畴为他卜过一卦,那时候王彩御说:“师兄,你这副似笑非笑的样子实在适合去街边摆摊算命。”如今,魏慈明在何九畴对面,细心观察之下,很是认同王彩御的话。
何九畴的这一卦算的很慢,当他把卦辞解出来正要开口告诉魏慈明的时候,听到了魏慈明的声音:“原来已是注定之数,方才为师自己卜出的结果与你一样。”魏慈明何等通透,相同的结果早已让他明晓一切,看透未来。他将占卜之物拢到自己面前,神色漠然:“九畴,知天容易逆天难呀!”
何九畴摇摇头,默然无语。
夏末时节的齐都里,没有一丝风,昭乐举起袖子拭去了额上的汗珠,低声问身旁的王彩御:“大司马他们到了何处?”
“正在历阳境内,明日就能到了。”
其实战报早在前几天就送回来了,伴着战报而来的还有和谈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