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国之举动亦无牵制”,俄**队在一年半内分三期全部从东北撤走。3。俄军撤退前,清政府在东北“不另添练兵”;撤兵后,驻东北军队人数应随时知照俄国;4。俄国交还山海关﹑营口和新民厅沿线铁路后,清政府应给予“赔偿”。
☆、41。第四十一章
67。
林鸿文到了商行,就把事情和徐卿之说了,想着徐卿之一心要实业救国,不知道会不会觉得这么做过分,于是末了又加了一句,“到时候咱们只要保持原价,就能门庭若市了。”
徐卿之摇摇头,“价是保不住的,指定要涨。”
“怎么说?”
“人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多,一旦开战,铁路水路都被掐死,供货根本不能满足需求。就算咱们再不张扬,明眼人也有能看出来先做准备的,到时候这些人指定要涨价。如果他们涨了咱们不涨,咱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徐卿之解释道,“若是咱们生意做得很大,那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可眼下在别人眼里,咱们这些都只是小打小闹。”
林鸿文说既然这样那也没有办法,接着又把跟洋人交易的打算跟徐卿之说了一下。
徐卿之说即使是跟洋人做交易,也不要一次订太多,不然同样太过显眼。他把各个洋行的货品列了张清单,两人商量了一下,把其中的贵价货都划掉。徐卿之又计算好分几次订货,一次订多少之后,才出门去谈。
接下来的几天,徐卿之每天都游走在不同的商行,在讨价还价中度过。何穆也按照约定递了个单子给林鸿文。“每天出入的人略有增加,入的货很杂,从米面粮油到衣服鞋帽,每天就看送货的往里进,很少见出货,详细的都在单子上,你看看。”
林鸿文看了一眼问,“来往的都是什么人,能看出来吗?”
“大部分是商人,还有在附近住的侨民”,何穆说,“不过他们说有几个人有些古怪。”
“怎么个古怪法?”
“不太好说,他们既不住在附近,也不在日本人的商行里买东西,可是每三天,就会出现一次”,何穆说。
“确实有些古怪”,林鸿文说,“暂时先这么继续盯着。”
“我听时英说,要打仗了?”何穆问。
“嗯”,林鸿文把纸折起来揣好,“别跟别人说,什么时候才能打起来还不知道,不过应该没几个月了。”
“知道”,何穆说。
林鸿文看了看他乐了,“你就不担心,万一打不起来,咱们怎么办呢?”
“担心也是你们担心”,何穆笑着说,“这事儿不归我管。”
“同坐一条船,船沉了你也不怕?”
“有你们在,没那么容易沉”,何穆说,“咱们这四个人里,我是懂得最少的。依我看,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仗真的打不起来,也不用担心。你瞧这铁路通车之后,多了多少人,这么多的人,还愁卖不出吗?无非就是多赚点少赚点罢了。”
“你倒是想得开”,林鸿文笑着说。
68。
秋分前几天,又有一大批俄**队开进了哈尔滨,一部分集中在中国大街附近。徐卿之看着那些扛着枪的军人在街上走来走去,思忖了一下,出门去隔壁找文森。
文森正擦着他的花瓶,见徐卿之进来,以为他要问之前订的货,忙说“正在码头卸着呢,最迟明天就能送到。”
“那个不着急”,徐卿之说,“这是下个月要订的东西,除此之外,我还想额外跟你买点东西。”
文森接过列表看了一下,“比这个月的数目还要多?”
“你不知道,傅家店那边每天都有好多从外地来的人,东西根本不够卖”,徐卿之说。
“好吧,可惜俄国人不让我们在那儿做生意”,文森耸耸肩,“只能便宜你了,你刚才说额外想买点什么?”
徐卿之靠近一些,小声地说,“枪。”
文森警惕地…看着他,“你要干什么?”
“自保而已”,徐卿之说,“你也看见,俄国的驻军又增加了。”
文森自顾自地擦完花瓶,抬眼看了看徐卿之,“你要多少?”
“你能弄来多少?”
“我现在不能确定”,文森说,“我只能先在下一批的货里夹带一两支试试。”
“价钱呢?”
“每支带五十发子弹,60卢布,或者40两白银。”
徐卿之摇摇头,“这东西在你的国家买起来不费吹灰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