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页)
。。。。。。
觉得思维已经完全跟不上现实,“老师怎么知道我对蜜桃过敏?”
“喔,是听彩菜阿姨说过吧,”又觉得自己挺犯蠢的,稍想想就明白的事,虽然我转学之后不久前辈也搬了家,但彩菜阿姨和文子妈妈大概还有一定的联系,等、等一下,那么刚刚老师不接我敬的酒,我呆呆地看过去,“你可以当成我想给你一点教训又不想你记恨我,故意把全场的酒水都换成了蜜桃香槟。”老师。。。。。。冷冷地说?
“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只是会稍微起点酒疹而已。”既然得了便宜,不自觉眼光又盯上那杯酒,“老师要是消气的话,喝点也没关系的。”
。。。。。。
酒杯被夺走,一饮而尽,倾倒过来,最后一滴沿着杯壁慢慢滑落,“我喝了,能安心了吗?”
“一杯酒都能让你这么执着,重要的问题你却想不通。”
“还有,不要老师老师地叫我,让人不愉快。”
。。。。。。
转学之后尝试过用各种方法联系,那时的前辈却像故意避而不见地不露面,再然后我也在漫长的时间里渐渐失去了信心,现在却说这其实真的是场持续时间长达四年的赌气?“可、可是都过了四年,为什么事到如今——”
“不是事到如今,”仔细看和四年前其实并没有太大变化的前辈?冷静打断,“是从今开始。”
。。。。。。
第六十二章 博明番外
如金箔般洒满阳光的柑橘山林木成行蝴蝶翻飞。
这里没有高楼没有工厂没有盘山公路,有的只是淳朴和善相遇就会挥手打招呼的原住民和顺着曲折泥径蔓延至山顶的柑橘树,构成了我记忆中的童年几乎所有的美好。
与此相反的,是柑橘山前那座仿佛阐释着江户川乱步的文风、机巧又诡暗的古老宅院。
空旷的,冷寂的,充满神秘却又好像什么也藏不住的。不知脚下何时就会踩上一条藏人的密道,不知光线会被无处不在的镜子反射着最终投向谁的眼里。
真讨厌的感觉。
对那时的我来说,不得不在这样一个地方进行祖母所交代的学习,绝对是煎熬。更何况我只是祖母某个孩子的私生子,原本就对家族责任和自己的身份之类的东西缺乏认同,所以每次强抑着不耐面对被指派来的授课人,我都怏怏地能混就混,一边在心里倒数着时间直到欢呼着奔出宅院再次冲进亮丽又明快的柑橘山。
这样的学习态度当然不会出什么好成果,诚然对于我的学习进度祖母也多次表示过不满,但她本人要忙的事太多,除了吩咐授课人加紧督促我之外也无暇抽出更多的精力搭理我。
我得以继续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着。
直到七岁那年的夏天。
我在柑橘山上遇到了一个圆滚滚的、整天迈着小短腿漫山凑热闹的小丫头。
她是附近橘农的女儿,比起她那见到我就会笑着大叫“博明少爷”并硬塞橘子给我的父母,我更期待看到从他们身后探出脑袋睁大溜圆的双眼好奇地看我的小丫头。
摔了跤会懵懂地爬起来,茫然地指着脑门和我说这里起了一个大包;被我哄骗当脚踏地送我上树摘橘子还会呆呆地在树下指来指去地说“那个好吃!”,站在树杈上低头看到她小小的肩上刺眼的脚印,我又会负罪心发作地滑溜下去,表示也可以当脚踏地送她上树一回。。。。。。而这丫头居然也真的一脸欢喜地踩着我肩头上好的衣料无知无畏地爬上去了!可气,虽然没有强调过,但我好歹是她衣食父母家的少爷整个柑橘山的人都知道好吗;不过,看在她挺乐的份上,勉强也不和她计较了。。。。。。
那是金与粉的色彩交错,无与伦比的夏天。
直到一个不速之客的闯入,彻底打碎了这张画卷。
那天小丫头没有在前一天约好的地方等我。
于是我顺着泥径找去了橘农搭建的凉棚。
那是整个柑橘山最热闹的地方,除了在干活空当休息的橘农,附近的孩子也常常在那里穿梭游戏。
上山望去,我要找的人果然就在其中。不止小丫头,还有许多附近的小孩都围坐在凉棚里一个二十年代的青年身边,罕见老实地或抱腿或托腮地听青年说着什么。
一问,才知道是某户橘农家在京都读大学的儿子回来探望亲人,走近一听,说的也都是些大城市的见闻和其他不着边际的小故事。
勉强听了一会儿就觉得不耐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