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寒冷的冬季(第1/1 页)
嘱咐完后,韩昔便游神离开了汉中。 九月到十月,可以说是韩昔最繁忙的时间,各处的粮食入库都需要他在场。 九月份,关中的玉米,土豆,小麦都是准备收获。 今年关中的玉米,土豆种植面积扩大,次之则是小麦,而水稻种植面积只有五千顷不到。 虽然关中规划种植的耕地是九万多顷,但其实还有不少人偷偷种植。这些偷偷种植的耕地是得不到稻田水井灌溉的。 这些地估计都会绝收。因为今年关中可是大旱。 什么是大旱,那就是喝水都困难,人口因为旱情死上百万也是常有的事情。 而韩昔减少耕地面积,也是为了保证人口的日常饮水问题。 至于为何不打造更多的稻田水井。 因为韩昔发现,这稻田水井里的水并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将市镇中心覆盖六百里内的水源进行调配。 现在韩昔有五个市镇中心。 一个被保留下来,一个在河套地区的包头城,一个在辽东平泉,一个在长子县。 还有一个落座在西安府,所以这一万稻田水井调配的水大多都是来自渭河到黄河一带的河流。 韩昔派人在各个河流设置了标尺水位计。 汇报上来的情况是,今年境内的河流水位都是下降了一丈,听到这消息的韩昔有点小虚,因此才有了减少耕地面积的决定,他甚至在想,要不要种些草保护水土。 至于韩昔为何只是小虚,因为汉中发大水了,西安府的市镇中心刚好将汉中全境覆盖。 但关中的河流水位确实在下降,而且下降的厉害,要知道渭河河中心的水位大概在四丈左右,如此有多少个一丈可以下降? 所以韩昔有些小虚。 至于延安府,庆阳府那边的河流实在太少,所以韩昔只提供日常的饮用稻田水井和作坊的,至于种地的就别想了。 延安府,庆阳府的地没有关中的肥沃,在那里弄水井耕地,那韩昔还不如在关中平原弄多几个水井实在。 榆林卫。 回到原体的韩昔出了衙署没多久就被田沣寻找。 “将军,准噶尔部似乎在集结兵力,我们是否要做些防御?”田沣担忧的说道。 闻言,韩昔点了下头,随即说道:“这事情你下去安排,不过不要耽搁秋收。” 准噶尔部集结兵力就是韩昔下令的,因为西部的巴里坤被瓦刺围住了。 巴里坤在哪里? 现在是瓦刺的地盘,准噶尔部三月前打下来的,大概在新疆那一带,离包头城有三千多里。 巴里坤到西安大概有四千多里,骑马每日行两百里,河套地区去巴里坤半月就能到。 至于为何占领一个如此远的地方。 自然是进一步削弱河套地区的蒙古贵族势力,河套地区只是九月,但是已经开始下雪,天气降温十分的快速。 韩昔以每个大部落给一千石粮草为代价召集了一支万人的蒙古骑兵,前往巴里坤驻守。 万人蒙古骑兵在瓦刺是什么概念。 攻占巴里坤,韩昔只有了六百人。 所以瓦刺想对付这万人的蒙古骑兵,最少要瓦刺中部地区的两大部落合兵。 削弱蒙古贵族只是一个原因,至于第二原因是归化那边很多的牧民跑到河套地图,蒙古人口在快速上升的。 韩昔以补贴炭火给每个部落做了一次人口普查,蒙古人口有二十四万,奴隶三万多。 而韩昔召唤的兵卒,加扶持的奴隶势力和迁移汉人的人口加起来只有八万。 这个人数比例实在太危险,所以韩昔准备迁移一部分河套蒙古人去新疆一带。如此做不但能削弱蒙古人在河套地区的势力,还能为未来西进打下桥头堡。 “对了,之前让你调查的事情,情况如何了?”韩昔突然问道田沣。 田沣面色有些严肃道:“情况不是很乐观,今年如果真是寒冬的话,估计会冻死三成以上的人。” “让葭州那边运一万车蜂窝煤过来”韩昔嘱咐道。 一车煤大概能拉五百个,一万车就是五百万。 一户一个冬季大概消耗四百到五百个。 五百万差不多够延缓镇,就够榆林七八万人过冬,至于其他地方,韩昔也鞭长莫及了。 现在说实在的,韩昔是有些后悔在陕西这边发展了,感觉就是接了个烫手山芋,不是在救灾,就是在救灾的路上。 这幸好没闹蝗灾,大旱还能用稻田水井熬一下,蝗灾的话韩昔那也办法。 听到韩昔的吩咐,田沣露出了难色说道:“葭州那边的煤矿厂一日也就生产上万块蜂窝煤,这五百万......” 韩昔闻言,神色也是尴尬起来,也就是说入冬的最多生产八九十万块蜂窝煤,加上入冬的四月也就是只能产一百二十万。 这缺口有点大呀! “加多三倍人挖煤吧!”韩昔再次说道。 产量不够加大产量就是了,虽然潞安府一带也在生产蜂窝煤,不过都被韩昔运到河套地区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