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的恐怖,战友倏然倒下的尸体。越南,一个令他永远不会忘记的国度。战争、疾病、欺凌和掠夺,使世界陷入痛苦的呼喊中。余叶一直收藏着战地拍摄的照片,那是历史的见证。
凯瑞看过余叶这些珍贵照片后,心里增添了许多爱意。她想也许就是他的这些照片,她才最后嫁给了他。不过,凯瑞嫁给他的时候,他早已退伍到凯瑞从小生长的这座城市的某个图书馆工作了。他喜欢江南胜于北京,尤其生活在这座风景秀丽的城市,点点滴滴都如诗如画。
凯瑞与余叶,是在余叶工作的图书馆认识的。那天凯瑞在一长排一长排的书架前,寻找一本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三个女人》。凯瑞对这个女作家,曾经办过的艺术沙龙很感兴趣。她知道斯泰因1903年从美国移居巴黎,一直到二战前夕的1938年,位于卢森堡公园西边的弗勒吕斯街(Rue de Fleurus)27号,就是一代代富于激|情、有反叛意识与想象力的画家及作家的精神乐园。画家毕加索、马蒂斯、塞尚,以及作家乔伊斯、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等,都是这个沙龙的常客,二十世纪文化史上的顶尖人物。
凯瑞在书架上找得头晕目眩。下午的阳光已经从窗前移开,书架前一对情侣似乎已离去多时。透过书架前的玻璃门,凯瑞看见坐在工作台前的男子,此刻正朝她走来。“你找什么书?需要我帮忙吗?”凯瑞说:“谢谢!我找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三个女人》”。男子很快从书架上抽出了这本书。凯瑞惊讶他对书籍存放位置的熟悉,仿佛闭着眼睛都能找到你所要的书。凯瑞流露出了敬佩的目光,离开图书馆时凯瑞给他留下了地址。
几天后,凯瑞在中文系的个人信箱里,收到了署名余叶的来信。信是由毛笔写在宣纸上的。凯瑞一看便知道,那是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王羲之有《兰亭》与《圣教》。《兰亭》用的是圆笔,一圆到底,《圣教》用的是方笔,一方到底。无论哪一种,都是百代书法之楷模。
凯瑞喜欢余叶的书法,她没来得及回信,又去了余叶所在图书馆。图书馆仿佛成了凯瑞那些天的日常等待。或者说是一种隐秘的思绪,伴着渴望与心跳。
图书馆是安静的。它是很多人心里的一个象征,也是人们艰苦阅读和随意抒写的一个缩影。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记事,在静默中簇拥着,成为图书馆的日常情景。余叶工作在此情景中,就像置身在一处心智的迷宫,一处美不胜收的福地。
世界与内心3(2)
凯瑞这次到图书馆的目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她内心,仿佛莫名其妙地滋生出,对这个图书馆男子的眷恋之情。她依然到一排排书架前找书,表情显得很认真很专注,而目光时不时地飘到工作台前的男子身上。好几次他们四目相对,又闪电般的互相逃离。然后,双方都沉浸在甜蜜的遐思之中。凯瑞的脸,因此而满面羞红。余叶却是比她老成一些,目光触碰之后,心灵的火花使他对这个少女感到无比向往。他朝她微笑了一下,望着她从书架中走出来坐到阅览大厅的书桌前。
凯瑞这时候的脸,已由羞红回复到白皙抑或是苍白。她的眼睑有点儿发黑,略显倦意。她是音乐爱好者,喜欢红色并有火一样的激|情,当然也有冷若冰霜的一面。余叶远远地注视着她,她看上去宁静、温和,嘴唇凌角分明很是性感。余叶暗暗喜欢着。静静地听她翻动每一张书页,那书页的声响如同窗外香樟树梢摇动的声音。
夜晚闭馆前,零零落落的脚步声,以及匆忙起身时带动椅子的碰撞声,是阅览厅宁静一天之后的告别。凯瑞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告别声中,与余叶开始恋情的。在这之前,凯瑞不常去图书馆。因为她父亲有丰富的藏书,她或者她的父亲,都没有把所有的藏书读完。很多簇新的书,连翻都没有翻过。
()免费TXT小说下载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而时间本身是无限的。
凯瑞15岁之前,不懂此道。那时候她读的书,多半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还有《十万个为什么?》等,15岁之后她为自己搜罗的精神食粮,有:《古丽亚的道路》、《战争与和平》、《红与黑》、《罪与罚》,还有20册插图本《金瓶梅》等。《金瓶梅》是父亲从不示人的藏书。凯瑞总是趁父亲不在家时潜入书房,犹如越过壁垒森严的城堡,抵达这书本上的Xing爱之门。然后用手抚摸那些象形文字,感受如诗般的爱与心灵的激荡。
现在,凯瑞在过去是父亲书房的卧室里,躺在床上回忆着似水年华。她的思想如鸟般高高飞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