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跟他争什么呀?浪费时间!”
邓杰一脸无辜地说:“我没想要跟他争,是他不依不饶的嘛!”
武瑛说:“那你少说两句不就行了嘛!一个巴掌他也拍不响!”
邓杰吐了一下舌头,端起茶壶给武瑛和左羽倒水:“行啦!小心别成了老太婆!”
武瑛扬了扬手,瞪着他说:“你说什么?”
邓杰连忙把身子朝后一缩,对左羽说:“你看看她,真是姓武的,动不动就要抬手打人。你好好说说她,让她改改肠子哦!不然,这个样子怎么嫁得出去啊!”
听他这么说,武瑛把伸出去的手掌握成了拳头,隔着桌子就挥过去了。
“哎呀!救命!”邓杰闪身从椅子上躲了出去,慌乱之下,一脚踩在相邻座位一个人的脚上。那个人也失声叫了出来。
屋里的谈话顿时停下来了,大家一齐朝这边看。武瑛见状,本来已经抬起来的屁股,又重新坐了下来,端起杯子把脸挡了起来。
左羽估计武瑛的脸肯定红了,便把手里拿着的一张酒水菜单竖起来挡住她,帮她打圆场说:“不同文化发生碰撞了!”
她的话引得大家一起笑起来。
石岷生轻轻点点头,对她的机智表示赞许。他见大家都冷了场,估计好多人是趁着这个机会想多看左羽两眼,便扬着眉毛对左羽说:“左小姐,你是真正的文化人,能不能请你谈谈哩!”
左羽没有准备,被他这么一将,心里有点慌乱。这些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对事物都有自己的见解,在他们面前,要是说些没有斤两的话,那还不如不说哩!不过左羽也是资深主持人了,应付这种场面还是很老练的。
她笑着说:“石老师您别叫我左小姐,听着怪别扭的。您就叫我左羽好了。在台里,他们都叫我左羽。这个名字叫起来应该不算怎么拗口吧!”
“左羽!不拗口!一点也不拗口。”郭斌装着一本正经地说。
姚保华拍了他一下,调侃说:“你真会抓机遇啊!”
站在屋子中间的邓杰正在找地方坐,听见他们说话,便过来制止说:“不要说话,好好听!”
“你坐下来,别挡着我们!”郭斌把姚保华朝里面挤了挤,拉他坐了下来。
左羽朝他们笑笑。她有点感激他们,因为他们给她争取到了时间,让她飞快地理清了思路。
4
左羽说:“我刚才听了石老师和蔡总那番话,心里有些震憾。真的!也许‘震憾’这个词有点过,不过的确是那么回事儿!”
大家对左羽的声音都很熟悉,听着听着,就感觉好像进了直播室,屋里鸦雀无声。
“我很赞同石老师的意见。过去,人和人之间的感情非常淳朴,大家比邻为居,和睦相处,相互谦让,相互信任。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比过去高多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对吧?但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却逐渐淡薄了。经过文化大革命,人们充分领略到了‘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样一个精神实质,人人崇尚暴力,打砸抢成了革命行动,大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不复存在了,一切传统的东西都被当做封资修扫地出门,连起码的文明礼貌都荡然无存了。没有真理,没有权威,没有信任。昨天你是领导,今天就可能被踩在脚下了;今天你还默默无闻,明天就可能振臂一呼万人响应。虽然文化大革命过去快三十年了,人们也对过去进行了反思,但是,人们失去了判断是非的标准,不知道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或者说人们改变了判断是非的标准,眼里只有一个东西,就是利益:凡是符合自己利益要求的,就认为是好的,凡是不符合自己利益标准的,就是不好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世界,而忽视了大家应该共同遵守的东西,就是公德!”
石岷生轻轻击了两下掌。
在他的带动下,大家都鼓起掌来,弄得左羽很不好意思。
()
左羽脸红红地说:“我都是瞎说的,让你们见笑了。”
石岷生说:“你说的非常好!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国家在拨乱反正的时候,过分偏重于政治和经济方面了,对文化方面的拨乱反正明显不足。七十年代末期曾经出现过大量的伤痕文学,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但是这些反思和批判,主要停留在对文化大革命伤痕的揭露上,没能掀起文艺复兴的浪潮。政治、经济和文化,是社会的三条腿。三条腿一样长才能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