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页)
难求,难道人道还不容易吗?”文非笑道,摸着黑子的头慢慢说道,“修行不是打坐练气那么简单的,修道有万法,殊途却是同归,也不是没有希望。人生一世,若为了仙道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束缚自己的理想,岂不是大缪,这可是违了修行的宗旨的。”
文非的话倒是让我有点不解,自我认识她以来,从她嘴里说出这仙道难求的话已经不下十数回,仿佛满腔都是怨念,偏偏她却是不折不扣的高人,连她都不相信人能成仙吗?
我向她表达了这个疑问,谁知却惹来一阵嘲笑:“你脑子秀逗了?还真想着成仙啊,古来仙道之说最是虚妄,书中每多不实之言,服药修仙死者无数,若是依我的看法,根本没有仙人这回事。”
“这是为何?”
“修道只为长生,若说念念不忘这话的,当是那些帝王。可惜几千年历史上却没有一个能活过百岁的帝王,这难道还不说明问题吗?”
“但是峨嵋……”
“峨嵋又怎么,华夏大派多得是,所谓能成仙也不过是典籍中所记载的传说,几乎全部是神话传说一类的玩意,典籍中所记载的能按部就班达到的最高境界也不过是金丹大成而已。”
“这么垃圾?”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虽然文非所说的太偏激,神仙之事未必就那么虚妄,毕竟阿东这个倒霉神仙就是个现成的例子。
“垃圾倒也说不上,能成金丹者,在当世几乎就是不败的象征,举手投足之间毁天灭地,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抵抗,飞天遁地,无所不至,当真是有鬼神之威。这在古代,或许就是神仙的原型吧。”
114 盛况(五)
古代道士认为,金石之性在于不朽,服之即可长生。此种理论看似荒谬,实行起来也颇是不易,至少死的多活的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东西不是给人吃的。
大概这种外丹药性是在太猛,不宜大行于世,因此聪明的道家又衍生出了内练之术。
所谓内练,即内丹之说,成于唐末五代时的钟离权和吕洞宾,于宋元时期达到顶峰,
以后各朝均有所发展、创新,讲究龙虎冲调,捉坎填离,久而久之,阴阳调和,在体内化为一颗内丹,能聚天地之气,奇妙无穷,且多为金色,故称金丹。
这种成就是练气士最终的追求,典籍中记载,能成金丹者的确不少,但是其后的境界多是语焉不详,比如元婴、飞升之类,虚妄者多。
以威力论,能成金丹者,基本已经踏上了天人之道,一举手一投足皆与天地合,寿元突飞猛进,可称陆地神仙。这些家伙的能力,就算放在当世都是无可匹敌的,更不用说古代了。
文非甚至怀疑,史书上所记载的那些仙家术士,无非都是这些金丹大成之士,所行之术都能借天地之威,这才有了种种神奇的传说存世。
文非自称自己的功力就差临门一脚,却总是止步于结丹,无论如何努力,总是差了么一点,已经快八年了。
“八年足够打完抗战了,这最后一步就这么难过吗?”我不由的调侃之,却又想到一个问题,“现今的世界,有没有金丹大成的家伙?”
文非被我一问,两眼却直勾勾的盯着月亮,开始出神起来,良久方才说道:“有的确是有的,不过这些人与我们追求的不一样,恐怕很难见到……”
“为什么?以这些家伙的能力,在这个世界上能有什么力量能阻挡他们,还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不解。
“就因为他们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才看不见。”文非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说道,“人毕竟是生物,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一旦生存的时间足够长,其想法就不是常人所能理解。更不用说这些家伙所追求的东西与我们大不一样,举个例子,你会想要钱,要房子车子女人,要舒适的生活,但是这些东西在那些金丹级的眼里却是唾手可得,一时半会或许会沉溺其中,但是相对于他们的寿命来讲,这些东西都是可有可无的。”
“哦?”
“甚至可以这样讲,金丹级的家伙都已经不是人了,自然对人的欲望比较迟钝。他们追求的东西基本上有一样东西是共通的,那就是天道。”
妈的,绕了一圈,果然又回到这么无聊的东西上来,我问文非说:“你都说了,天道难求,他们还追求个屁啊,不如趁着活得够久,享受红尘为妙。就算大多数的金丹级都是有道之士,不屑这些享受,总有几个邪派高手不一样吧,难道就没有一个例外。”
文非笑道:“你想得太简单了,天生大法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