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2/4 页)
说,动手为她穿上喜服的最后一件外袍,黛玉只觉得自己变成了一个小粽子,身体重了好多,坐在梳妆台前苦着脸吐了吐舌头,觉得这嫁衣与那平日里纤巧柔软的衣物简直是天壤之别。
也难怪,皇家当然不似一般人家,自然要讲究气势和威仪,单看这凤翔九天的外袍便知,九只火凤飞舞在长长的袍裾拖尾,一层层、一叠叠金色的丝线配着大红缎的底色,高贵不可言。贾敏一若羽已然十分了解黛玉的性子,在裁衣的时候尽可能的选用轻盈的纱缎,相对于按制的太子妃嫁衣,可是要轻了一半,只不过黛玉素来简约惯了,还是穿不舒服。
正郁闷着,却见林如海与贾敏感走了进来,后面跟着托着托盘的飞絮。
“玉儿!”贾敏来之前已是忍了又忍,自以为可以开心的将女儿嫁出去,没想到一见穿上了新装的黛玉,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爹爹,娘亲……”幸好还没有大妆,否则却是要重新来过了。雪雁赶紧取了帕子替黛玉擦泪:“虽说嫁女的规矩如此,可姑娘今日还是不能多哭,本来眼就容易肿,若是消不得可就糟了。”
林如海揽过妻子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道:“莫误了吉时,快些给玉儿梳妆吧!”虽是催促的言语,却怎么听那语气都是极不舍得的。贾敏抹了抹眼睛,点点头。上前取了玉梳。先是放开黛玉虚挽的发髻,接着三梳到尾,口中念着睦俗语喜话,最后将黛玉及地的乌丝完全盘起,在脑后挽了凤尾髻,用了些茉莉发汕打底抿了仔细,只取来胭脂香粉淡淡的施了,她的玉儿,很不用这些劳什子来修饰便已是美若天仙的……最后,为女儿戴上了备发的凤冠。
那凤冠与嫁衣遥相呼应,九只展翅金凤口衔明珠悬垂,冠后两边各镶六支镂空雕花长簪,冠前一排细细的珍珠帘微微掩住黛玉的俏颜,若隐若现,动人心魄。凤冠的样子是宫里出的,可是整体的打造却是由默言一手安排。他坚决不许工匠们用打磨变小的珠子用在凤冠之上,而是发动汇林楼旗下的全部人力物力,采买周边国家所有的上等珍珠,西越的国库也被他翻了个底朝天,在搜集又筛选过后的几箱珠子中,请行家评定了色泽与尺寸,只选出了九十九颗使用,其余没心思管便先都囤在库里。
最后,贾敏从飞絮端着的托盘中拿了一对黛我玉镯,轻轻套在女儿的手腕上:“这是我和你爹爹寻来的,寄望这黛色玉能够护佑我的黛玉一生!”
黛玉哭着跪在地上,向爹娘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林如海与贾敏赶紧扶起又好生端详了女儿一阵。
装扮完成,按照规矩,林如海与贾敏坐到了正堂,黛玉则由刚刚赶到的惜儿和一些常来往的世家小姐陪着,等在闺房。
不多时便有小厮来报,太子带着迎亲的仪仗与花轿,已经先至宫中请安后从正门出发,正招待客人的若羽忙不开,打发默言亲自去检查茶点果盘与爆竹等,万不可出岔子才是。
没多大功夫,忠义王府的小厮,均目瞪口呆的站在门口,看着大世子身着锦袍拉着长长鞭炮,在正门的几棵树之间飞来飞去,最后落地时手中抓着一把炮捻,仔细拧在一起,又安排几个专人负责点燃。不禁纷纷感叹,这大世子对郡主可真真是万分的尽着心力!连下人的活都抢了,他们哪里知道这鞭炮中的秘密,交给他们,怕是还真不知道该怎么缠。
迎亲的仪仗由八十名乐师打头,随后的六十名侍卫亦身扎锦绸,二十名太监身着新装,手擎各色吉祥器具。其间水溶一身大红新郎装扮,红缎袍子暗绣龙纹,黑色宫靴各嵌霞玉一方。头上的龙冠束发一根红绸带子系牢,尤显得面莹似玉,却又不失俊朗之风!胯下一匹纯白的骏马,鬃毛上编着一串红缕,马鞍亦是驾在用金丝银线织成薄垫之上,两侧流苏一地垂到了脚蹬,随着马的行进而飘荡着。十名嬷嬷、八十名宫女与二十名女官,簇拥着仅比风辇少了两个冲天角的十六抬花轿,最后是八队舞狮,四队一组交替舞动着前行。还不算其它的迎亲礼队、彩衣使者与童田童女等等……
仪仗浩浩荡荡足足十里,水溶再心急似箭,却也要面带微笑的坐在马上,挥手向顶礼膜拜的百姓致意,耳边欢呼恭喜之声此起彼伏,一路将他送到了忠义王府正门前的大街。
乐师先至,分成两排站立,手里口中家伙不停,喜欢的乐曲持续的盘旋在忠义王府上空。待让过了乐师队伍,默言一个手势,五名小厮立即点燃鞭炮,只见亮光闪闪,震耳欲聋。周围百姓不禁发出一阵阵的惊呼,那一个个小小的鞭炮炸开,却是七彩烟雾升腾,隐约有股子清香。待水溶骑马站在王府正门前时,鞭炮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