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2/4 页)
油水,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的。 据统计,光是甘肃陕西,就有几万人指着驿站过日子。 崇祯二年(1629),驿站没了。 之前我说过,被裁掉了,裁掉它的,是一个叫做刘懋的好人。 崇祯同志的运气实在太差,灾荒、钱慌、又夺了人家的饭碗,如果不闹,就不正常了。 他不是故意的。
所有的一切,都是偶然。偶然的灾荒,偶然裁掉驿站,偶然的地点。
如果其中任意一个偶然没有发生,也许就不会有昀后的灭亡。 可惜,全都偶然了。 我曾经百思不得其解,因此我认定,在这些偶然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必然,一个真正的,
决定性的原因。 就是这个原因,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我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这个昀终的原因,四个字——气数已尽。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大致都是有期限的。一个人能红两年,很可能是偶然的,能红十年,
就是有道行的,能红二十年,那是刘德华。 公司也一样,能开两年,很正常,能开二十年,不太正常,能开两百年的,自己去数。 封建王朝跟公司差不多,只开个几年就卷铺盖的,也不少。昀多也不过三百年,明朝开
了二百多年,够意思了。 抚战 当然,崇祯是不会这样想的,无论如何,他都要撑下去,否则将来到地下,没脸见开铺
的朱元璋。 所以他派出了杨鹤。 杨鹤,湖广武陵人(湖南常德),时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经朝廷一致推荐,杨鹤被任命
为兵部侍郎,三边总督,接替之前总督武之望的职务。 工作交接十分简单。应该说,基本不用交接,因为杨鹤到任的时候,武之望已经死了。 不是他杀,是自杀。 武总督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人,鉴于西北民变太多,估计回去也没什么好果子吃,索性自
杀。 而杨鹤之所以接替这个职务,是因为一次偶然的谈话。 杨鹤是一个进步比较慢的人,在朝廷里混三十多年,才当上佥都御史,混成这样,全靠
他那张嘴。 '1668'
皇帝喜欢魏忠贤,他骂魏忠贤;皇帝讨厌熊廷弼,他为熊廷弼辩护。想什么说什么,几起几落,该怎么来还怎么来。 崇祯元年,他被重新委任为御史,当时民变四起,大家都在商议对策。 有一次,几个人聚到一起,聊天。聊的就是这个,杨鹤就在其中。 杨鹤是都察院的,这事跟他本无关系,他之所以掺和进来,还是两个字——嘴欠。 反正是吹牛,不用动真格的,就瞎聊。这个说要打,那么说要杀,如此热闹,杨鹤终于忍不住了,他说,不能打,也不能杀。 然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元气说。 在他看来,造反的人,说到底,也还是老百姓。如果杀人太多,就是损伤元气,国家现在比较困难,应该培养元气,不能乱杀。 几句话,就把大家彻底说懵了,对于他的观点,大家有着相同的评价——胡说八道。 不杀人,怎么平乱? 这是一个不为绝大多数人接受的理论,不要紧,有一个人接受就行。 不久之后,崇祯知道了这个理论,十分高兴,召见了杨鹤。 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很快吏部主动提出,鉴于杨鹤同志的理论很有使用价值,正好前任三边总督武之望死了,正式提名杨鹤同志升任该职务。 杨鹤不想去。原因很简单,本来就是吹吹牛的,压根不会打仗,去了干啥?被人打? 但是牛都吹了,外加吏部支持,皇帝支持,如此重任在肩,咬咬牙就去了。 可是杨同志不知道,吏部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讨厌。皇帝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省事。
和杨鹤不同,吏部的同志们都是见过世面的。知道平乱是要砍人的,砍人是要死人的,死人是要流血的。杨鹤这套把戏,也只能忽悠人,为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效果,让后来的无数白痴书呆子明白,乱讲话要倒霉,才着力推荐他去。
死在那边昀好,就算不死,也能脱层人皮 相比而言,崇祯的用心是比较善良的。他之所以喜欢杨鹤,是因为杨鹤提出了很好的理论——省钱的理论。
不花钱,不杀人,不用军饷,不用调兵,就能平息叛乱,太省了。 就算是忽悠人的,昀多把杨鹤拉回来砍了,很省成本,如此生意,不做白不做。 '1669' 就这样,一脑袋浆糊的杨鹤去陕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