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页)
“主人,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莲儿忽然道。
“什么?”秦汉道。
“您修习琉璃宝象心法,是为了什么?”莲儿问道。
“自然是为提高修为,斩杀仇敌。”秦汉理所当然道。
“这就是了。”莲儿道:“主人,佛界是天下至善之地,也只有这等圣地,才能孕育出如大慈悲气这般神圣气息。佛界一切神通,在修习时,都讲究以德报怨,慈悲为怀,能退十分,绝不退九分,便是到迫不得已,也尽量不下辣手,这才是佛家的至善真谛。修习佛界神通,是为了救赎,而不是杀戮。是为了割舍,而不是执迷。是为了普渡芸芸众生,让众生脱离苦海。”
“是为了救赎,而不是杀戮……”秦汉喃喃轻叹,身体猛然一震,目中神采毕露,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我懂了,莲儿,谢谢你!”
莲儿这一番话,如醍醐灌顶,令在琉璃金身境界停留九个月之久的秦汉,瞬间豁然开朗。
到了此时,他才知自己的不足。自己在修习过程中,一味急于求成,一味想着提升实力斩杀叶轻尘,以至于在无形中,与佛家至善真谛背道而驰。难怪水流深轻易不下杀手,总是劝自己凡事适可而止,要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便是水流深能将命数八十一道修习至那般境界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她心存善念。
蔑视苍生的胸怀,屠戮苍生的勇气,这是杀戮之道的真谛。连这等屠杀之道到了最后,都要心存善念,不杀有道之士,只屠无道之人。此等心胸,是真正的大道所向,天道所归。
这一瞬间秦汉近乎顿悟。他也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能在佛陀墟得到观想佛陀的传承。是因为看到佛像流下的血泪,心中涌起的慈悲和怜悯。不曾想,自己在不断的修习中,反而将这些至理逐渐抛之脑后。
真正的大道,是慈悲,是救赎,是海纳百川一般的胸怀。
秦汉没有丝毫动作,却在这番顿悟下,如水汽一般的金色光华在周身飞快运转。全身上下直有一股内外通彻之感,说不出的灵动轻盈,他全副心神沉浸在这种美妙的感觉中。而飞速运转的金色光华,颜色悄然发生着变化……
三天后,周身气流运行的速度已经无比缓慢。先前的金色光华,此时已经转化为如千年古木之叶一般的青色,彷如无穷岁月缓缓沉积,带着一股别样的沧桑气息。秦汉低喝一声,长身而起,心头大喜。
他终于突破琉璃金身的桎梏,达到琉璃宝象心法之第三重——琉璃宝象身。
从此时起,意念间天地间的一切都能作为自身的防护,同等修为下,没有人可以近身十丈之内。防护力比以前提高了足足百倍。施展琉璃宝象身,就算再碰到叶轻尘的太虚规则功,也绝不可能如上次那般重创他。
“得琉璃时,即成道时。身如琉璃者,身有三身……此变化身,如青色宝,内外明彻,净无瑕秽。”
琉璃宝象身修至极致,便能得到真正的琉璃之身,此身之相,如青色宝,抵挡诸天万般力量,再有所悟,便能成就大道。修成琉璃宝象身,秦汉可谓跨出巨大的一步。
琉璃心更加明澈,秦汉只觉天地之间,万物皆空,神念无限宽广,仿若穿透苍茫之空,分不清自己身处何方,好像在某处,又好像处处皆是。在这等玄妙状态下,率先出现变化的,是杀戮之道七重心境。
大道万源归一,一法通则诸法通。他原先停留在杀戮之道七重心境之无物境界,此时瞬间突破到第三重——无我之境。
杀戮之道七重心境,每提升一重,攻击力就要提升十倍。
秦汉心底不悲不喜,波澜不惊,意念一动,在这般内外明澈的琉璃心下,开始寻找命数八十一道中的纰漏,书迷们还喜欢看:。很快,他便发觉了先前久久未曾知晓的症结所在。
“命数之道,虽然有八十一道,但这八十一道,本质上只是一道。就好比一个人的命运,有生老病死,有爱恨情仇,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情绪,或善或恶,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我先前的失误,是把每一道都分离开来,当真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领悟的只是其中的毫末,难怪总是觉得不对劲。”
“任何神通,都要包容,都要如海纳百川一般,就连恶毒的炼化之道,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包容。”
一念及此,秦汉马上开始对命数八十一道的融合。琉璃心状态下,一切领悟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很快就发觉其中奥妙,命数八十一道中,身前道、身后道、因果道起着总领各道的作用。生之道、死之道、情之道位居其下,对其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