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2/4 页)
另,最近两章都很肥吧?嘿嘿~
☆、建言
安语然在祭春神仪式的第二天上午,待早朝完毕后;向岷皇求见。
岷皇虽然对羽然公主逃婚以及闹出流言的事情非常恼怒;但自从知道这个三女儿修书给昰澄定侯,建言细化联盟书;让澄定侯大加称赞后;就知道这个女儿有些特殊,虽行事大胆逾矩;在国事上却颇有见识。
他也有些疑惑,失踪前的羽然虽然活泼好动;却从没有表现出这般的见识;难道是自己以前对这个女儿还了解得不够?又或是她经历大难后;看待事物也透彻了许多?
岷皇正想着此事;安语然已经进入房中向他行礼;他便点头微笑道:“坐下再说,然儿此次求见,所为何事?”
安语然待岷皇坐下后,自己才坐下:“回父皇,然儿昨日在回宫的路上,见到一个乞儿,衣衫单薄,十分可怜。”
岷皇叹了口气道:“我国山地多而平原少,瘠地多而肥地少,自朕登基这几年来,一直着力兴修水利,鼓励百姓拓广农田,减少农税,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但天灾难免,一旦发生天灾,总有乡民流离失所,各州府都会将居无定所的流民尽量安置,却总有照拂不到的。”
安语然点点头:“父皇仁慈贤明,重视民生,令然儿敬重。然儿也想成为父皇这样的人,为国为民做些有益的事情。父皇与群臣定国策,侧重大局,细枝末节难免照顾不到。然儿身为儿臣,自当为父皇分忧。”
岷皇看了安语然一眼,疑惑地问:“哦?你要如何为朕分忧?”
安语然道:“回父皇,然儿昨日回来后就一直想,这么小的孩子,失去父母家庭的照拂,自己尚无能力做工,只能乞讨为生,若是有个地方能收留他,供他读书,或是教他技能,这样他长大以后,就能自食其力,安居乐业了。所以,然儿想向父皇请求一件事,求父皇答应然儿,兴建一间书院,专门收留孤儿,教养他们,让他们居有定所,学有所成。”
岷皇微点下颌:“这是好事,但兴建书院的银两,从何而出?”
安语然道:“回父皇,当从国库出。”
岷皇摇摇头:“我国不日将对韻国开战,军费支出非常可观,哪里还有多余银两建书院收养孤儿?”
安语然昨晚已经考虑良久,对于岷皇会怎么拒绝她设想了许多可能,也想好了该怎么回应,此时便道:“回父皇,然儿已经考虑过——首先,书院不需新建,购置旧宅,加以改造,就能省下不少银两,其后只需聘用先生与仆妇,以及日常饮食,所费不需太多。
其次,我国对韻国的战争中,将士难免伤亡,按例需给予阵亡将士抚恤金,这也是一大笔支出。不如改一下抚恤的形式,如果该将士有子嗣,那么他的子嗣可以在书院中免费食宿,读书。如果表现优秀,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学金。
军队中许多二十出头的人已经有了子嗣,何况普通士兵子女亦是兵籍,照以往的话,根本没有机会通过读书出人头地,现在这样,岂不是比单纯给予抚恤金,更能解将士的后顾之忧,激励将士的士气?”
岷皇先是点点头,随后又开始摇头:“目前来讲,确实如此,但抚恤金毕竟是一次性给予,对韻国之战也只有数年,战争结束后,书院却还需维持支出,到时候银两又该从何而出?”
安语然道:“敢问父皇,国库的银两从何而来?”
“自然是收税而来。”
“这些银两又该用于何处?”
“用处繁多,比如官吏俸禄,修建道路、桥梁、水利,赈灾,军费,皇宫中各殿的用度等等。”岷皇板起脸来问道:“然儿这是在考较朕吗?若是考较朕的话,这些问题又太简单了,为君者岂可不知?”
安语然急忙起身跪下:“然儿不敢,请父皇恕然儿无礼。”
岷皇本是板着脸,这会儿却笑了起来:“然儿不用紧张,快快起身。朕也知你问这些自有深意,朕是与你开个玩笑罢了。”
安语然站了起来,心中嘀咕,你还不是要摆摆皇上的威风、父亲的尊严嘛,害我不得不多跪一次,脸上还是恭恭敬敬的:“然儿想说的是,如父皇刚才所说,国库中的银两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官吏俸禄,修建道路、桥梁、水利,赈灾,军费等等开支,都是为国为民,唯独皇宫内的用度,不属此列。
然儿想,只要在皇宫用度内稍微节省,大家每年少做几件衣服,少打几件首饰,甚至少点几盏灯,所省费用,就足够维持书院一应开支。
而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