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页)
思明对青莲也是句句训语,但那是来自长辈对晚辈殷殷的关爱与嘱托,青莲分辨的出,这是不一样的感情。
“青莲,我知道这几年你在童府过得委屈,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心里不愉快的事情若是不说出来,别人又怎会知道?”童思明拍着青莲的肩头缓缓说道:“昨夜听景瑜说,屹儿这些年对你很是严厉,还有你秦先生,哎,正清一直都是好孩子,没想到也会对你这般苛责。但是青莲,你有没有想过,子女忤逆父母是不孝,但是若是对父母之过毫不劝诫难道也不是大不孝吗?想来屹儿今年对你也不乏迁怒,你爹盛怒的时候你就没有想到身为人子,应该主动安慰才是,怎好任由父亲怒火伤身?”
没想到童思明会这样说,伏在他膝上的青莲蓦地抬起了头,氤氲着水汽的眼睛盯着面前的老人,面上是被岁月风霜所留下的深深印痕,一道道的昭示着那经过时间砥砺而淬炼出的人生智慧,看在青莲的眼中却是那样的慈爱温柔。童思明抬手拂去青莲眼角滴的泪痕,眼中尽是宠溺的笑意。
“青莲,想你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觉得一味的承受父亲的责备就是对的吗?难道你没有想过,自己在棍棒下辗转隐忍,身上所受的伤痛父母看在眼中就不心疼了吗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爹打罚你的时候你刻意忍受毫不辩解,这样毁伤自身其实也是不孝啊”童思明说道。
童思明今日所传之道出于一个长辈对青莲发自内心的关护,也是青莲这些年来从没有想过或是从不敢想的问题。原先在青莲的概念中,父母如天是绝不能忤逆的,不管对错儿女自当承受,从来没有想过原来自己一味的忍受其实也是不孝。想到每当母亲和兄长看到自己受罚都伤心不已,青莲眼中的泪水就止不住往下落,泪水一滴滴砸在童思明骨瘦嶙峋的手背上,炽热的就像是淌在童思明的心上一般。
童思明心中大恸,眼前这个内心纤秀的孩子这些年心里苦啊,但是想到青莲以后的路还很长,若是一直这般的柔弱、一味承受可怎生是好,自己以后慢慢劝吧。哎,童思明没想到一向理智的儿子会对这个孩子这样心狠,真是难为了青莲这些年来不怨不悔。
念及此处童思明不禁叹了口气,抬手抹去青莲面上的惨淡的泪痕。不知以后是否可以保这孩子平安,童思明开口问:“青莲,你可愿意和景瑜一般喊我一声‘阿公’?”青莲迷离着泪眼,好一会儿才从喉中哽咽出“阿公”二字,虽然犹带哭音,但是却是包含着无限的幸福。
“好孩子,好孩子。”童思明脸上露出慧心的微笑,拍拍青莲的肩,让他继续伏在自己的膝上,“若是心里有委屈,就哭出来吧,在阿公面前没有什么好害羞的。青莲,但是你记住,幸福是要自己去争取的,绝不可以一味的容让,所以哭过这次后你更要坚强。青莲,一会儿你父亲来了,若是有什么想对你父亲说的,当着阿公的面和你爹爹说,父子二人怎可以藏着心事?”
看着青莲在自己膝上像一个才知道自己犯了错的孩子一般无助的哭泣着,童思明满腹心事:青莲,既然你叫了我阿公,那么就算是我童家的孩子,就算不是为了子墨,我也一定要设法保你周全!唉,子墨,你当年去得心狠,就忍心抛下世上的我?若是这次救下了你外孙,以后天上相会看你怎样还报我这个人情。
风回
青莲这边哭得伤心,不知道童景瑜和童屹都已经赶来院中。童景瑜是一早儿就过来的,远远地看见那幅温馨的祖孙情重画面没有打扰,而童屹此时却是匆匆赶来。昨夜童思明回府住的是玄英居正堂,虽然童思明走了这些年,但是主屋童屹却还保持着当年父亲在时的模样。今日早上童屹起身发现青莲没有像往日一样候在房门外请安觉得有些奇怪,但是不容他多想童屹便去了童思明的住处向老父问晨。谁知过去后仆人们说童老爷起得早,逛园子去了,这让童屹惊出一身汗急急寻来。
今天童屹原本打算带着青莲去向童思明请安的,虽然之前已经用一封长信向老父禀明了事情真况,但是童屹还是很担心父亲会不会接受青莲,因为他毕竟是害死顾庭宣的祸根之源。谁知青莲和童思明今早都不见踪影,童屹担心老父遇到青莲心中会不喜欢,也担心青莲那孩子不知礼数。
童屹赶到院中时,看到青莲伏在童思明的膝上痛哭,本想呵斥他不得无礼,谁知看到父亲含笑的制止的眼神。见童屹来了,童景瑜也不再掩藏,这时童思明拍了拍青莲的肩,温和唤道:
“青莲,不要难过了,看,哭得像个孩子似的。青莲,要记住哭并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需要用坚强的内心来面对所遇的困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