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页)
蕙娘起身刚要领罚,就听唐云暖又道一句:
“年年冬至都是娘亲敬酒,只因那是家宴。而今是整个永平府的官家夫人都在席间,我父亲也无一官半职,请太太体谅我娘亲胆怯不爱说话,这一次,既然是在姑母家,就请姑母第一个敬酒。我不过是抛砖引玉。”
唐云暖鼓起勇气,喝下手中的一杯玉壶春。那酒杯是温热的唐云暖并没在意,只是那酒入口香甜,并无异味,唐云暖却在心里隐隐担忧,不知道一会儿会是腹泻还是别的什么。
乔夫人唐有琴遂顺庆说好话:“如此说来,我便不推却了,还是请席间所有夫人同饮吧。”
满席的女眷都是辅佐着夫君在官场上混惯了的,眼见永平府第一夫人这样说的,哪有一个敢不凑趣的,自然尽饮了杯中酒。
太太的脸色方才舒展开来,指着云暖道:“小小年纪,不仅孝顺,尚且如此识大体,将来也不知是哪一家能有这样好的福气,得了我这么个云暖去管家。”
满场夫人自然随着赞颂,只说是太太的家教好,养出的孙女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又说起太太从前在京城跟长公主行走宫中的轶事来,哄得周夫人好不受用。
唐云暖当下长出一口气,这一关,算是过了吗?可为什么体内,这样燥热呢?
☆、第 24 章
田二奶奶放下酒杯后,嘴角绽出一抹坏笑,指着唐云暖的酒杯道:“我说云暖,你抢着为太太祝酒也就罢了,怎么不拿出一个好杯子,偏偏用一个碎了的呢?”
唐云暖喝过了酒便将杯子放在一旁没再看,经二婶这样一说再去看那杯子,竟然果真碎裂开来。
唐家冬至里用来祝酒的玉壶春,所用的杯具跟玉壶皆是当日长公主所赐,取自昆仑山上的刚玉制成,算不得价值连城,但也所费不费。
更难得的是,这是长公主所赐。杯子破裂了,不仅意头不好,更让跟长公主一样关系亲密的太太不喜。
太太周夫人是最忌讳这样的事的,当下就拍了筷子。
唐云暖心里那个恨啊,田二奶奶果然是心肠狠毒,非要陷害长房不可。
想来那县令夫人的事她应该是知情的,却唯恐陷害不了大奶奶,便早让人用滚水烫了那酒杯,所以她才刚握着的时候是热的,她再心细却也注意不到这一层,热杯被冷酒一浇,才刚她又往桌上一放,这么轻轻的力道,杯子不就碎了吗。
太太才要动怒,一旁伺候的厨娘报春赶紧跪地磕头:
“恭喜太太,恭喜姑奶奶,这是上天预示咱们唐家乔家岁岁平安,也是预兆着永平府永沐平安。”
报春在唐府多年,从来少言寡语,也正因为为人稳重颇为被太太看重,报春这句话,某种程度上要比唐有琴还要有用。
席间众夫人还不赶紧齐声附和:“果然是夫人福星高照,冬至这样的大日子,意头就这样好。”
席间更有那会说话的,就道:“人都说这玉用得有年头了就有了灵性,能为主人挡灾,这样看来,唐老爷这次竟不得在家多歇,恐怕要还朝再度为官了。”
眼见太太的脸上多云转晴,唐云暖瞄了一眼报春,发现她若无其事,一点都没有看自己一眼的意思。
可唐云暖仍旧承她的情,这个人她交对了。
田二奶奶仍不罢休,飞挑的凤眼一横:“报春姑娘从来不在酒席上伺候,今天不仅列席,话也不少嘛?”
报春仍旧不动声色,只是给太太亲手夹了一个馄饨,也不瞧二奶奶,只跟太太一人说话:
“这馄饨说来好吃,其实也不过就是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古时候称为浑沌,后来想是有学识之人唯恐乱了字,就换成了馄饨,以示是种食物。这点心没有七窍倒无所谓,人若也没有七窍,可当真是混沌不堪了。”
二奶奶脸上的气更盛了,却因周围满是官家夫人而不好发作,太太却仿佛丝毫听不出报春的话外有话,夹起盘中的馄饨吃了。
只是深深地瞧了二奶奶一眼。
报春又道:“这玉壶跟杯子也用了几年了,虽是宝贝却也旧了,不如等太太哪日见了长公主,略提一提,长公主定有新的为太太祈福。谁不知太太跟长公主是比亲姐妹都要亲厚的。”
席间女眷又是一阵唏嘘,不过是些底层官员,能听闻长公主的轶事,恐怕此生也没几回。
周夫人自然骄傲,那碎了酒杯的事,便提都不提了。
腹内被那酒冲得好热,唐云暖赶紧告罪退席,太太也见她双颊微红,遂不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