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书生,一俊朗少年。黛玉便猜那少年便是父亲所说的瑾瑜。
果然,二人一见黛玉进门,年少的那人便立即站起身,林如海说道:“玉儿过来,见见你林家的伯父。”
黛玉知道这都是本家的亲戚,也就不讲什么男女之防,于是躬身欲行大礼,那中年书生忙虚抬手臂相扶,“都是自家侄女,作何行这样的大礼,快快请起。”
黛玉到底还是以礼行事,恭恭敬敬的见过了林家的伯伯。林如海又一指:“这是你的哥哥,瑾瑜,玉儿你且来过。”
林黛玉刚刚只是稍稍打量了一下,未敢多看,此时父亲一说,便正眼瞧去,只见这男子大约也有十八九岁,倒是比父亲说的实际年龄要大一些。这人相貌英俊,锐气难掩,虽只着青灰色的剑莽长袍,但却给人一种难以形容的大气之感。黛玉见过的男子虽说不多,但大多相貌出众,可这人既不同于父亲的温文尔雅,也不像连二表哥的风流潇洒,更不似宝玉的俊秀多情。说起来,倒是三妹妹探春和这人有些相似,都有那么一股子英气。不过三姑娘到底是女子,怎能和此人相提并论?
黛玉也欲行大礼,但这一回却被那人实打实的扶了起来。致远笑道:“我们皆是平辈,妹妹不必多礼。”
林致远一见到黛玉,便心中微惊,倒不是这黛玉相貌如何的出尘脱俗让自己惊为天人,只是没料到林黛玉是如此的单薄,倒像是刚刚大病过一场似的。致远也见过不少美女,只说好友东平侯世子家,那年轻貌美的小姐就不在少数。可是像黛玉这样的,却是并不多见。用前世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一种病态美!
林如海见女儿被瑾瑜扶起,微微一笑:“好好好,你们兄妹俩能这样相扶相助。我就是走了也能放下心。”林如海叫了黛玉做到自己身边,这时钱姨娘进来说道:“老爷,前院东平侯及扬州知府江大人,淮南节度使李大人,郑府的郑老爷一并都已经到了。”
“快请到书房!对了,再将贾府的二爷叫去!”林如海强挺着身子,坐了藤条春凳,往那书房而去。临走时便嘱咐黛玉好生呆在房内,不要乱走。
这三人并丫鬟婆子一起往书房而去,正好迎面遇上了前来的几位贵客。几人均是林如海的故交,一看到林公,便心中唏嘘不已,好言劝慰了一番。刚进门,贾琏便急匆匆赶来。
贾琏到了这林府已有两三日,但却未能见到林姑老爷一面,如今在房内正急的上火,猛听得下人来报,林老爷请他去书房见面,贾琏便知要商量大事,故急匆匆的赶来。
致远在贾琏一进门的时候便细细打量,果然是个风流人物,但是却带有一丝猥琐之气,令人不喜。
“贾琏见过姑父,给姑父请安。”
林如海笑道:“琏儿快起,姑父多谢你将表妹送回来,一路辛苦,咳,咳,只是我这身子不中用,你来这些时日竟是头次见你。”
“姑父哪里的话,这些都是侄儿应当做的,更不敢说什么辛苦。”
贾琏说完也拿余光看到了坐在书房中的几人,只是不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来历。
“琏儿,我为你介绍一下,这几位是东平侯、扬州知府江大人,淮南节度使李大人,郑老爷。”林如海又一指致远等人,“咳,咳,这位是我们林家的族长之子,这一个是我的亲侄儿致远。”
在座之人除了致远起身行礼,其余者皆是微微点头一笑。贾琏心中咯噔一下,什么?亲侄儿?这是哪里的冒出来的?
林如海笑道:“致远是我庶兄家的独子,这些年一直住在苏州老家,我这回病了,所以便从姑苏赶来。我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咳,咳,所以今日便请了浙江南的几位至交好友,来做个见证,我已经禀了林家宗祠,叫致远继承了我这家业,将来这孩子有了子嗣,咳,咳,过继一个到我的名下做孙儿,也算给黛玉找个依靠。”
贾琏听后,几乎没厥过去,这林家姑老爷做事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已经是拜过了宗祠,还哪有反悔的余地?还叫了这些江南的地方豪绅,说是至交好友,还不是叫来震吓自己的?
“岳母大人照顾了小女这几年,我心里是知道的。”林如海从桌边拿起一个盒子,递交给贾琏,“这盒子里是我孝敬老太太的,将来也未必再能有机会到她老人家面前尽孝,就烦了琏侄子带了去吧!再者,林丫头这一次也不再和你回京,咳,咳,我的事情完了,就和她哥哥去姑苏老家,将来还是能再见的!”
贾琏一听,更是急了起来,这钱财本来就不能全得,难道连林姑娘也带不回去了?“这万万使不得,侄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