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而且那时候没有高大的建筑物,对吧?低的地方视野宽阔,高的地方景致美丽,可以看得很远呢。
眼睛的位置很低,景色却一直扩展到遥远的彼方。
地面以上都非常广大呢。连平房的屋檐都好高,可是上面还要更高更高。世界有三分之二都是天空。
也没有多少大楼,我们周遭都没有大楼呢。
顶多只有两层楼,木造的。建筑物是黑的呢。不像现在这样漂亮,都是灰色或褐色,暗沉的颜色。很稳重的颜色。因为是木制的嘛。很旧,对吧?屋顶上盖的也是屋瓦,形状像这样,歪歪曲曲的。不是有成片瓦浪这样的形容吗?真的就是那样呢。然后那上面啊,一大片的,全是天空了。
夕阳把整片天空染得一片橘红色。那种颜色叫茜色吗?
很惊人呐,那种天空啊……
最近都看不到了。再也看不到了吗?因为我们长高了吗?
还是城镇变了?或者是年纪的关系?
两边都是啊,前辈。
我们和城镇都上了年纪了。我和你都老了,城镇也一样老了。所以不是哪一边变了。所有的一切,世上的凡百事物,没有任何瞬间能够维持相同状态的。
现在的孩子看到的世界,我们没办法看到。可是那些孩子今后上了年纪,谈起现在的回忆时,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孩提时代的风景。我和前辈并未共度相同的时光,也不会处在相同的场所,但我可以从前辈的话里想像出那种景象、气味和声音。
那不是貭实的。
可是亲身体验到的真实记忆也是一样的。
时间绝对不会逆行。
所以过去的时间,是死去的现在。
记忆是现在的幽灵。因为是幽灵,所以是虚幻的。过去的事总是宛如从望远镜看出去的远方景色般模糊。可是,尽管模糊,尽管不是真的,它啊,不是假的。
是啊,不是假的——前辈怀念地望向远方。
那里空无一物,只有樱花时节的阴天那幽淡的天空。
是虚空啊,前辈。什么都没有啊,前辈。
可是,那里有过去是吗?
没错。
可以看到幽灵,就像透过望远镜观看一样。周围有些晕渗模糊,但正中央是清晰的。虽然有点歪曲,颜色也褪去了,影子也糊掉了。
真怀念呐。
你看。
那是我小时候住的家。
有篱笆,那是山茶花吗?红花点点盛开。
然后是泥巴,路是泥巴路。人行道和马路没有明确区分,是空旷的一大片,泥巴却踩得密密实实的。泥巴有时湿有时干,会长草,有时候也有虫。
因为地面离我们很近呢。
比视线还要低矮,所以看得很清楚。我小时候老是看着泥巴地。
然后还有石头。
屋子的正门也不像大门那么宏伟,门板样式也很简单,不过被篱笆包围的家,从正门到玄关口都铺着石头。那些石头,不是现在铺的那种,嗯,那种砖头。不一样的。
是石材店切割的石头吗?我想应该不是天然的石头,可是形状都不一样。东缺一块西缺一角的,处处磨损。而且还埋在泥土里,那些石头,到底有多少颗,我怎么数都数不清楚。
哦,现在的话,应该数得出来吧。或者说,谁都数得出来呢。也不是每次数的结果都不一样。那到底是什么状况呢?我忘记了。真笨呢。毕竟是小孩子嘛。
连当时我是十几岁还是三、四岁都……
都弄不清楚了。
已经没法数了。家没了,拆掉了,很久以前就拆掉了。那样黑的柱子和那样老的木头,中心的部位却还是白的。我想大概是干燥的关系,可是还是有那么一点鲜嫩的感觉。柱子断了,屋瓦也碎了,泥土也翻开来了。
那些石头怎么了?
没怎么样啊,前辈。
不就好好地在望远镜另一头遥远的前方吗?
虽然有点模糊,有点扭曲,朦朦胧胧,细节看不清楚。不过我觉得我也看得到,看得到那个家。啊,我看到了,前辈。
嗯。
是啊。
是家的幽灵呢。
那个年代,总是阴阴暗暗的。
不,我不是说它阴森。
那个年代没有像现在这样明亮的灯。
不,我不是说灯笼或蜡烛。那时候虽然已经有电了,可是当时的电灯泡怎么说,总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