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华夏古代科学家7(第1/5 页)
天幕在讲完元朝科学家郭守敬后,元朝的皇帝们这才有点笑容。
元世祖忽必烈:“总算没丢脸,郭守敬等人被天幕点名,且郭守敬上榜,元朝算是找回点颜面。”
没办法,天幕出现至今,历代王朝多少都会提及,可元朝提及的事不多,这让元朝的皇帝们多少有点不爽,难道元朝不值一提吗?
当然不是,只是很少提及而已。原因嘛,天幕也点拨过,没有深入展开讲元朝罢了。
明朝:太祖朱元璋问太子朱标:“标儿,不是咱老了?咋听到什么徐光启,宋应星?两位那个什么家?”
朱标:“爹,你不老,也没听错,可是……。”
“可是什么?混账玩意,若是能到洪武朝,咱定给予重用。”
太子朱标心道:“爹,你这是想屁吃呢,可能吗?”朱标只好默不作声。
而明朝其他皇帝则是默默地擦着冷汗,尤其是朱由校和朱由检这一对难兄难弟,他们怕祖宗来个跨位面训斥,少不了一顿来自祖宗们的“关爱”。
其它位面各朝各代帝王们心态各异,说不清道不明。
而先秦诸子百家,秦汉时期则又是另一番情况,开始重新思考士农工商的问题。
秦朝始皇帝赢政责令制定秦律中加入新内容,当然这些都是天幕内容与林枫交流后才决定的。
而万界之中天幕闪烁,万界古人们知道新的盘点来了,又多了几分期许。
天幕:“在历史的长河里,有许多能工巧匠,也有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出现为华夏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期将介绍十大牛逼科学家,发明家之一的人物:宋朝(北宋)沈括。”
天幕展开,一行大字显示在天幕中,两宋的人们眼睛都瞪直了。
天幕:“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人。北宋时期科学家,政治家。
沈括于官宦家庭出生,年幼时曾跟随父亲前往各地宦游。1051年入仕,为沭阳县主簿。
1063年中进士,授扬州司理参军,任满后回京。编校昭文书籍,神宗时参加王安石变法活动,任馆阁校勘,删定三司条例。
1072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迁太常丞,同修起居注。
1075年使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此后曾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
1077年因与宰相吴充论免役法事,言可变法令,被蔡确弹劾,罢权三司使,出知宣州。
1080年任知延州兼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加龙图阁学士。
1082年因徐禧失永乐城连累,遭贬。为筠州团练副使,随州安置。晚年隐居润州,于1095年卒于润州,年六十五,归葬钱塘。
北宋沈括:卓越科学家与多才多艺的政治家
沈括,生于北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逝于宋哲宗元符三年(1097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不仅精通天文、物理、地质、气象、地理、农学、医学等诸多学科,还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和出色的外交家。
沈括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便聪颖好学,勤奋不辍。他在年少时便显示出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尤其喜欢钻研各种自然现象背后的奥秘。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长,沈括逐渐在多个学科领域取得了显着成就。
在天文学方面,沈括对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他创造性地运用数学模型来解释天体运行现象,不仅修正了前人的错误观点,还提出了新的科学假说。此外,沈括还对天文仪器的设计和制作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为后世的天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物理学方面,沈括对力学、光学、声学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通过实验和观察,揭示了许多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例如,他通过实验验证了光的直线传播特性,并对声音的传播和反射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些成果在当时无疑是领先的,对后世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括在地学领域也有独到的建树。他对我国的地形、地貌和矿产资源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对山川河流的观察和分析,他提出了许多新的地理理论和见解。这些理论和见解不仅对当时的地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