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比如说史家大姑娘,早出手惩治了,不能再登贾府的大门。
但事实证明,娘家一桩桩的事做的不地道,不庄重。到了西府的事,已经不是自家人昧了良心就可以混过去的错事。
“娘,您知不知道二舅母为什么瞒着全家人进宫。”
贾敏一怔,“她入宫做什么,她怎么能入宫。”
若是走了路子,宫里的主子娘娘发句话,让人入宫时捎带上她,也不是不得了的大事。但是,她入宫能干什么,贾敏脸色一白,就急道:“她怎么敢,这,这怎么可以。”
“娘,您还要瞒下去吗?”如果王夫人不进宫,管他们有什么秘密,也是他们自己的事。但事涉宫闱,谁知道王夫人这种蠢货会不会连累到别人。贾府好歹还有一个老太君,有块爵位挡着,他们家能挡在前头的只有林如海的血肉之躯。
以前,黛玉只想着不能让母亲将她许给宝玉,可王夫人一进宫,想到以后元春封妃,三年后病死,荣国府的下场,竟给她惊出了一身汗。贾敏是出嫁女,按理不妨碍她什么,但她这样热心娘家的一个人,岂会袖手旁观。
这泥潭,踩上一脚就往里陷,到时候还不知道要陷进多少人去。
如今,只有搞清楚了,到底怎么回事,才好计较。
贾敏闷了半天,终于决定摊牌,可声音如同蚊蚋,“你二舅母,恐怕是进宫去说蓉儿媳妇的事。她的身世,颇有些妨碍。”
秦可卿,一个从善堂抱回来的养女,能有什么身世。竟惹得贾敏忌惮,王夫人特意拿到宫里去说。
贾敏只得从头说起,“那时候,我们一家子正准备跟着老爷下扬州,我回娘家跟母亲辞行。哭的狠了,脑袋发晕,无意间睡到了母亲屋里的屏风后头。母亲只当我睡在厢房,在外头待了西府来的客。”
当时贾敏睡的晕沉沉的,听到西府的贾珍过来跟母亲说话。竟是为着一个女娃娃和贾蓉的婚事,想要现在就定下来。
贾母把对方的家世一看,就奇了。原本如果女儿家出色,家世略平些也无妨。可是这么早,那里看得出来好坏,又不图家世,究竟为什么急成这样。
贾珍看瞒不过去了,又或者说,他本来就是过来说这段公案,想叫贾母当个见证的意思。
“到底是什么公案。”黛玉实在是好奇的很。
贾敏有些难以启齿,可是女儿这些年看过来,事事端正,又极有主意。她已经起疑的事,如果不说,出去胡乱打听,或是让老爷知道了,反而更坏。
“曾经被废的太子爷,是个风流人物,也是机缘巧合中意了一位女子。只因这女子身份低微,不好抬进府,就放在了外头养着。”
黛玉心想,太子看中的女人,就是奴婢也一飞冲天了,所谓身份低微,恐怕根本就是身份有碍。其实她想的离事实不差,这女子是个新寡的妇人。
二八年华,一身素白小袄,袅袅亭亭的身段,自有一段风流。她初时并不知道太子爷的身份,只当攀上了一个官家,若是生下一儿半女,进了府也就有了可以依靠的下半辈子。
等知道了太子的身份,先是狂喜,平静下来,她也不傻,自知身份有碍,便舍了银子去打听,象她这样的,可有先例。
等打听来的消息,吓了她一跳。象她这样的绝不可能进门,就是在外头伺候,若是府里有人知道了,也是一碗绝子汤灌下去。侥幸怀上孩子,最好的结局无非是去母留子。若是心狠些的,连子女都留不下来。
谁会想死,更何况她年华正好。只希望怀不上才好,可越不要,越来什么。她真个儿怀上了,一丝不敢露出来。偷偷在身上藏了银子,扔了一只绣花鞋到河岸边上,做个假死的样子,竟然跑了。
她也没跑多远,知道有个同乡的小姐妹嫁到了京城,好歹是个官家。她就托上门,想求收留。只说这是遗腹子,家里叔伯容不下,她跑出来的。
收留她的就是秦家人,结果生下孩子,小寡妇一直流血不止,眼看就要不行了。这才说出孩子的身世,求他们周全。
秦家愁的没有法子,当娘的都死了,他们又怎么说的清。太子更不是个好性,万一发作他们,好不容易挣来的官身恐怕也不保。干脆就转了一道手,假托是从善堂收养的一个孤女先养在了身边。
这种事,当太子的不一定敢认。上头有皇上,下头有这么多如狼似虎的兄弟,都在找他的错处。秦家打的主意是,太子不敢认,皇上总敢认吧。等太子登基,还怕他不认自己的女儿吗?
“西府打的恐怕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