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说起来刘宪这一世的家门那真是显赫至极,其伯公刘宠,官至太尉;叔父刘繇,领扬州牧、振武将军。而亲生父亲刘岱,就是那个洛阳城外因借粮不得而袭杀一路诸侯——东郡太守桥瑁的兖州刺史。
可惜家门虽然显赫一时,却也“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六年前,也就是他穿越回汉末的前一年,他父亲刘岱不听人言,冒险出击,被青州黄巾所杀。诺大的“家业”因此做了曹操的垫脚石。而叔父刘繇,先是被袁术所迫避居曲阿,接着又被孙策击败,狼狈逃至豫章,郁苦两年后身亡。
而原本在河北袁绍处领职的刘宪之所以来到许都,更进一步到曹操府邸不远处的左将军府拜见,也正是因其叔父刘繇病亡,他要前去江东奔丧。
至于为何其二哥在许都就职,他在袁绍处过活,那就要“怨”他父亲刘岱了。刘岱领兖州刺史,处丰膏富腴之地,钱粮丰富。
初平中,留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兖州,公孙瓒亦遣从事范方率骑兵助岱。
刘宪当时年纪尚小,自然用不着他,他的两个哥哥就充了喜事。大哥刘昭娶了袁绍的嫡女,二哥刘弘则娶了公孙瓒的嫡女。
后来袁绍、公孙瓒之间起了战事,刘岱因程昱之言,助袁绍而去公孙瓒。是以在刘岱死后,大哥刘昭领着他去投奔了岳父袁绍,现在虽然没什么成就,却也过得舒服。二哥刘弘则留在了兖州,最后到了许都,做了这个礼官大夫。
礼官大夫,听起来很有分量,其实就是一闲官。
礼官大夫,俸禄千石至六百石,散职无印,乃太常属官。而太常,虽贵为九卿之,却只执掌宗庙之事,并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
刘弘身份特殊,现在许都是老老实实的领着俸禄过日子,完全是二世纪的“米虫”。
对于这个从未真正逢面的二哥,刘宪颇为高兴,既然到了曹操手下,那就老老实实的过日子了。来自后世的他并没有听说过自己两位哥哥的什么事迹,想来都是默默无闻之辈。
至于自己现在的身份,早在五年前就该被吕布亲卫撞伤致死了。(注1)
对于刘宪来说,倒也是托了这一撞的福气,不仅让自己来到了这个群雄并起的汉末三国,还让原本一心治学修身的“刘宪”有了习武的借口。
“正是。”刘宪肃声答道。
“正礼公藻厉名行,好尚臧否,可惜置身扰攘之时。今奄然殂陨,令人伤恨。”刘备说话间两眼已经隐现泪花,满脸痛惜之情,却也去了心中猜疑。此刻激动过后,回过神后的刘备在后悔的同时,自然也起了猜忌之心,深怕此人是曹操的间客。当听到刘宪的自报家门,他自然就想到了其叔父刘繇于三月前病逝豫章。猜忌之心顿时消去!
“吾父与叔父二人实非据万里之士,供职朝中,治内政方其所长。”刘宪对于这一世的叔父并没有什么的感情,就算他得到了自身的记忆,脑海中刘繇的印象也是寥寥无几。但在刘备面前,自然也要表现出一副悲伤样子。
“使君弘毅宽厚,知人待士,雅有信义,乃英雄之器,汉室兴旺一人焉。宪虽身在河北,却久闻使君仁爱大名,今脱得袁绍,待治丧叔父后事,必牵马坠蹬,追随使君左右。”刘宪直身瞩目,看那端坐正位的刘玄德,生得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英人之姿,勃勃焉。两臂修长,双耳福元,虽然异于常人却远不是演义中说的那样“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元度庸蒲之资,还请使君收纳。”说着本人挺身站起,恭手俯身道:“刘宪,拜见主公。”
“元度快起,元度快起。”刘备欣喜异常忙起身上前,扶起刘宪,很是欣慰的拍着他肩头。眼中泪花隐现,感触甚多!“元度能有此赤心,备深感欣慰,甚感振奋!”
拉扶刘宪,上前进了一个位子,安坐于张飞下,隐隐中排了次序,刘备这才说道,“可叹备身陷许都,如砧板鱼肉任人宰割,斧钺之祸随时临身。虽欲展宏图,匡扶江山社稷,却……只能学圃养晦。”沧桑之感满于全身,但刘备目光中却透着一股无比的坚毅。(种蔬菜曰圃)
“主公学圃乃韬光养晦之计,以防曹司空之害。”刘宪含笑道,刘备下地种菜,电视剧里可是演过的,想来不久之后,那段留名千古的佳话——“青梅煮酒论英雄”就要上演了。“主公与曹司空有隙,世人皆知。宪兄长与其帐下谋主程昱有旧,呈听闻昱言曹司空“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说到这刘宪扫视众人,见厅中的刘备等无不齐齐变色,一旁的关张二将更是怒气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