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页)
癣之患,如今朝廷并非没有精兵良将,臣等认为不妨派出一队军马开赴凉州,和凉州本地驻军一同主动出击搜寻马贼,一次将那些马贼们打怕打疼!”说话的老者一脸庄严坚毅,正是当朝一品兵部尚书,齐贵妃之父…齐百川。
齐百川一开口,他身后两列便纷纷有人出列:“臣附议!”
而武将之首的狄青也于此时上前一步抱拳道:“臣愿为将,领兵增援凉州!”狄青一双猫儿大眼中眸光闪烁,满是兴奋和跃跃欲试之情。
难得百官皆如此同心同德,唐霄心中苦笑,他不愿大动干戈,底下的人倒是血性十足。先不论大军开赴凉州的粮草装备,若真是按他们所言,朝廷大军驾到凉州,那些马贼不会躲起来么?再说若要主动出击,犬戎国的边疆防卫也不是吃干饭的,人家能让你越过界碑去搜寻马贼么?
若是操作不当,一不小心便会引发两国开战的紧张局面。
唐霄不想打,一打仗便会生乱。
唐霄对齐百川的奏对不置可否,他眼光一转,便又落向了文官那列中的一人身上。
“季爱卿,刚才朕见你似乎并未参与讨论,可是有和其他众位大人不一样的看法么?”
季云亭颔首出列,微微向上首的皇帝欠身道:“启奏皇上,臣职司天监,对这些隶属兵部的事物并不熟悉,不敢妄言!”
胤帝鼓励道:“季爱卿一向心思敏捷,你但说无妨!”
皇帝既已说到这个份上,若再不开口表明自己的意见便是故意拿大了,季云亭微微思忖一下,他揣摩皇帝的心意,料到胤帝询问自己,便是想借自己的口,说出与齐百川相反的意见。
虽然如此一来不免又得罪兵部尚书和狄青,但总好过得罪上首那至尊之人。
“臣认为增兵凉州,实为万不得已之下策!”季云亭遂昂首朗声道。他话音一落,百官中便是一阵沸腾。
齐百川冷哼一声:“那齐某倒要洗耳恭听季司监的上策!”
季云亭微微垂眸,将齐百川的话当作耳旁风刮过,声音平静:“臣认为,最好之方法乃是派遣使臣前往犬戎国,说服国主与我大胤重启邦交。犬戎国国主莫渊在国内威信巨大,乃犬戎国被捧上神坛上的国主,便连偏远地区之小民,提起莫渊皆是满面崇敬。犬戎国主昔年。。。。。。”季云亭犹豫了一下,还是继续道:“昔年曾与我国前朝国君私交甚好,如今想要修复两国关系,还须从犬戎国主身上下功夫!”
季云亭边说,上首的胤帝边点头:“季爱卿这个想法不错,只是这功夫又该如何下,却需好好斟酌,昔年朕也曾经见过犬戎国主,一身顽固脾性,只怕没有那般容易笼络!”
“犬戎地广人稀,他们的青壮年也是军贼不分,白天是兵,晚上就是来犯我边境的贼。就算今日笼络国主成功,异日那莫渊退了位,也难保新任国主不再犯我边疆。不如借这马贼之机,我朝大军压境,索性一次将他们能打仗的军队全都灭了,方不负我胤朝威名!”未等胤帝开口询问,下首的狄青便上前一步奏陈。
狄青态度分明,正是力主出兵!
“皇上,容臣秉一言!”文官一列又走出一人,正是现任当朝皇子太傅,如今文坛首领宋元道。
宋元道乃当代大儒,胤帝对他亦很尊重,见他有话要说,忙道:“宋卿请讲!”
宋元道将笏板一举,一把长胡子便从笏板上刷刷刷溜了下去:“臣认为齐大人,季大人,狄大人三人说法皆有道理,然俗话说的好,伤敌一百自损三千,我朝初定不久,正是方该好好修生养息之时,贸然和邻国兵刃相向于自身有损无益。因此臣也附议季大人所言,以着力恢复邦交为主,但也可于凉州本地就地征兵数千,以卫边防。若能从凉州本地调兵,便无需劳师动众,分拨京师兵力千里迢迢远赴西北。如此两手准备,若是那犬戎国主识相的约束自己国人,那么我们自然与他化干戈为玉帛,若是他不识好歹,我们也不妨与他一战,以示我□□威仪!”
宋元道活的一手好稀泥,且如此巧妙又恰到好处,当即让胤帝暗中惊叹,暗想这宋元道平日里不显山露水,没想到关键时刻还挺能帮得上忙!
他当即拍板采用了宋元道的意见,随后皇帝又与众官议了议派遣使者与笼络犬戎的方案,自古两国相交,最佳的笼络手段无外和亲一途。
不过胤帝膝下并无可以出嫁的适龄女儿,胤朝唯一的小公主才刚满一岁。但按照以前历朝历代的老规矩,和亲象征的意义更大,不拘于哪家王公贵戚,选一贵女让天子认做女儿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