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部分(第4/4 页)
行语,对他来说,早就习惯了,确切的说,国内的流行语有一小半都是出自他。
网上现在就挺热衷收集杨帆的经典语录,顺便被人加工一下,成了各个版本的心灵鸡汤,这让杨帆一阵无语,啥时候自己成为励志典范了?
远征上市的后几天,虽然股价开始有了波动,不像最开始时,一路昂然向上。不过一直都稳稳的站在五百亿之上,稳中有升。
远征在这一次的IPO获得了四十一亿美元……嗯,这是扣除高盛等承销商的费用后!
得到这个数字后,杨帆有些茫然,跟刘青峰说道,“好像之前准备三家公司融资的总目标,如今远征一家就做到了?”
刘青峰闷了闷,说道,“呃,时代转变太快!”
詹姆斯相对来说在美国的时间更长,也一直没脱离投资者的身份,当然更了解这个情况,就解释道,“你来美国之后那一系列操作,太漂亮了。本来互联网企业上市IPO,股价主要是未来信心来支撑的,你一系列言论,以及未来方向,无疑取得大部分投资者的认同,有了更强的信心,造成股价攀升也就很正常了……”
杨帆,“……”
说实话,他对资本市场的了解还是不充分,他对投资者的关注并不多。
也怪他一直以来都很强势,启航表现出的东西,也很优秀,无需他过来的去取悦投资者,而是投资者一直像苍蝇一般围着启航。
詹姆斯耸了耸肩,“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为什么雅虎当年会超过千亿,还不就是一个市场信心的问题。现在远征不管是财务数据,还是盈利前景,无疑都比当年的雅虎有价值多了。只是市场经过九九年那次波动之后,自然而然的调低了预期,否则远征会比现在更强大。”
听了詹姆斯的话,杨帆感觉互联网泡沫实际一直都存在,所有的支撑都是基于未来预期,而不是现在。
确切的说,互联网投资,从来就没有基于现实过,哪怕到后世也一样。要不后世也不会这么流行讲故事,讲格局,而不是拿数据说话。
刘青峰哈哈一笑,说道,“TX,BD也会调整发行价……”
现在的TX,BD的估值已经双双过百亿,TX接近了一百五十亿,BD也有一百二十亿,等上市,两者加一起达到远征的水平也很可能。
想了想,杨帆说道,“如果你们有想法,可以先把远征的股份套出来一部分,然后换成TX,BD的!”
“嗯?”
詹姆斯一下坐直了身体,看向了杨帆,杨帆一般极少会做出如此明确的推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