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4 页)
那时老连长调走,他又是学生官,对部队实际工作真的是瞎子走路——两眼一抹黑,更别提通信保障这个连队的中心工作了。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责任工程师郝建文找到了他,孟博新直到现在都记得郝工对他讲的话:
“指导员,你年轻,又是从学校刚毕业,别着急,工作慢慢来。这样,只要你相信我郝建文,专业上的事,我帮你操心。你呢?就一门心思管你的人,别出管理方面的乱子就行了。”
孟博新是典型的东北人性格,重情重义,他对每一位曾帮助过自己的人都感恩在心,他的为人始终秉承这样的信条,那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虽然,郝工是为了连队建设,为了工作,而非私人感情帮他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日。但孟博新却由此看到了郝建文这名老同志,老党员自身素质及人格的高尚……
孟博新主意已定,他根本不在乎自己会如何?他记得毕业时,导师送给他的一句话:“博新,一定要记住,你是搞法律的,‘理寂则事寂,心空则境空’。”
第四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1)
孟博新上书团党委
白展平手上拿着孟博新的《致R团党委的一封公开信》,这是早上刚进办公室,孟博新一个个挨着团常委的门送进来的。他不管见到谁都是立正,行军礼,一句话也不多说,表情严肃的双手递上这封信,然后转身就走,让收信的人,不知他在搞什么名堂,那阵势还真有如“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尊敬的R团党委:
12月14日14点20分,我连接到组干股的电话通知,其内容是通知郝建文同志到组干股填写2002年度干部转业安置表。身为连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我对此事持有异议。14日下午,我已就此事向营、组干股等都做了反映,但回复是,此事团党委会已通过,并早已上报师干部科。本着对郝建文同志负责,对五连全体同志负责的原则,我不得不以书面形式向团党委说明情况,恳请将郝建文同志留队。
一、郝建文同志转业程序不明
1�时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