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部分(第3/4 页)
然睿智,可是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却也会犯傻啊!”
“不过这些人毕竟是人中俊杰,若说以往他们因为各自利益而相持不下,今日被文远你这般一闹,想必他们也该清醒过来。”郭嘉说道。
张辽呵呵一笑。说道:“若真是如此,那辽到是做了件好事。就是不知道辽这一番心血能够保持多久?但愿能一直延续下去,哪怕它磕磕绊绊,多灾多难,也不要反复出现数百年乃至数十年一次的改朝换代!”
“长文兄,今日听张文远一说。觊心中实在有愧啊!”卫觊等人夜间有一次聚到了陈群的府中。
“伯儒兄,休要说你,便是群那时候也觉得脸上发烧,心中惭愧。唉!”陈群也是一脸愧色。
一旁的董昭、崔琰等人同样深有同感,随着陈群一同齐身叹息。
董昭摇着头说道:“文远将军虽然并未直斥我等,但那番私心之语却实实在在是说给你我听的。长文兄,以昭之见,不如加快推进议会的组建吧。”
“可是公仁兄,若是我等无法获得议会主导,又如何能够推行我等的主张呢?”卫觊还是有些没有彻底醒悟。
“伯儒兄!”崔琰见到卫觊如此。不觉叫了一声道:“伯儒兄,那议会本就是大家商量着办事的地方。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解决各方矛盾的场所。比方说你河东卫家与我清河崔家发生了矛盾,以往是家主遣人相商,或者两家家主直接出面商量。
若是有了议会,那就是两家弃量。还有人从中仲裁。倒也是公平之举。亦可避免各家因为信息不畅而导致的仇怨。”
崔琰这番话很有点意思。他明着说的是议会以及各家可依靠议会解决问题,实际上却点出了河东卫家与张辽的私怨,那可是因为蔡琰以及河东卫家子弟擅自行动而导致的马邑张家与河东卫家之间的深仇大恨。这也是卫觊始终看不开的缘故。无论卫觊是如何的大度明理,即便他对蔡琰再嫁不做计较,却无论如何放不下家中子弟。士族中人就是如此,纵使家中子弟有错在先。也觉的别人应该看在自家面子上不要计较。崔琰原本也有这种思想,只不过游学的经历和乱世的历练让崔琰渐渐变得现实起来。此时提点卫觊,就是不希望卫家再继续与张辽对帆生门无论何时。与一个有着军方背景的家族相对抗。雕小它,家族还牵连着北疆、中原、荆楚、江东几大家族,河东卫家就是再历史悠久,也不过是挡车的螳螂而已。
卫觊不知道是否听明白了崔琰话中之意,但他却低下头,沉默起来。不过陈群、董昭却了解了崔琰之意,而且他们两人一个久居京师。一个长期跟随曹操左右,对于京师中各大势力以及曹操对卫、张两家的矛盾的态度十分清楚。京师各大势力皆有求于张辽,无论是政治上的合作还是商业上的优惠,张辽手中都握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筹码。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插手两家之争。甚至还会有人落井下石。而曹操虽然会因为和卫家部分人的私交插手。但一个被张辽打残了的卫家更符合曹操的心意,所以曹操也不会再卫家吃大亏之前插手。
一个残破的河东卫家却不是陈群等人的希望,虽然对于卫家内部掌权之人的选择十分不满,可走出于士族守望相助的潜规则以及加强自己盟友的愿望,陈群等人并不希望看到河东卫家被别人取代。
看着卫觊沉默不语,陈群也无奈,卫家的私事不是他们可以随意干涉的。咳嗽一声后,陈群说道:“诸位,今日群听了文远将军之言后细细思量,午后又找到王仲宣一席长谈,这才发现我等确实有方向选择的错误。文远将军提出议会内阁制度。为的就是消除大权独揽的君权。至于是否彻底限制君权,文远将军也没有固定的意见。听王仲宣所言。若是议会有意给天子放开一部分权力。文远将军也不会反对。因为按照文远将军自己的话说:议会是天下大多数人的代表,而议会的选择,就代表了天下人的选择。也就是说,文远将军只是希望做一个规则的维护者,而不是一个独揽大权或者割据一方的独裁者。但是若有谁想大权独揽或者割据一方,却一定会招来文远将军的攻击。我等执着于控制议会的大多数席位,确实是犯了文远将军的忌讳,也有违我等为国为民的理念。事到如今却是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我等立刻改弦更张,推进议会组建的进展,将目标放在未来议会的斗争和内阁及下属官职的争夺中去才是正理!”
“长文兄言之有理!不过昭还是要再次登门拜访文远,如今他已经基本上表明了态度,若是再与我躲躲闪闪,哼!我便赖在他家不走了。”董昭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
“呵呵呵!公仁兄,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