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一个交代算什么啊。”杨澜是有什么就要说什么的人,当杨澜知道台里这样优柔寡断的时候,杨澜就要开始“反击”了。
回到家里,杨澜开始频繁地照镜子,总想看出自己到底是哪里对不起镜头了,让剧组的导演这样挑剔自己。
妈妈看出了杨澜的心事,就对杨澜说:“澜澜,该是你的,迟早都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就是抢来也没有用处。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你能走到现在已经证明了你的实力,真要是失败了又算什么呢?一个人重要的不是永远都成功,而是能在失败的时候勇敢地站起来,重新面对新的挑战啊。”
杨澜说:“其实我真的是要感激我的爸爸和妈妈,他们不单单是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始终都在背后给我希望、给我力量、给我勇气,给我支持。”
等待好像永远都是杨澜需要面对的一个人生课题。只是这次的等待却不像以前所经历过的那些等待那样轻松和随意。杨澜在一种焦虑中过了一个星期。虽然母亲的劝慰也让杨澜感到幸福,但走到现在的杨澜,以她不服输的性格,还是决定要把最后的一站走得完美,走得漂亮,即使不能成功,也要对得起自己这些日子的准备和付出。这就是杨澜。
�
漂亮与能力的对话
�
7个昼夜过去以后,杨澜被通知参加最后的考试,杨澜带着自信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外宾接待室。
走进去以后,杨澜看到里面坐了不少人,没有一个是以前试镜时见过的。后来到了剧组工作以后,杨澜才知道,这天杨澜面对的,都是中央电视台主管节目的领导。
杨澜的好胜心被激了起来,漫长的考试过程让杨澜的个性压抑到了极限,再加上几天来等待的焦躁和委屈,都在这个时刻爆发出来,于是杨澜在和声细语的质问里就不可避免地夹带着唇枪舌剑的锋芒。
杨澜说,“既然你们觉得我不够漂亮,干吗不早说呢?电视台是了不起,但也不能把别人的时间都不当一回事呀!谁没有事情做呢?”
在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杨澜又开始了:“话又说回来了。你们电视台到底是选一个漂亮的女主持人做花瓶啊,还是想选一个高素质有能力的主持人啊?”
有个领导看着杨澜,笑着问杨澜:“小姑娘,你觉得呢?”
杨澜不亢不卑地继续着慷慨陈词。杨澜说:“我觉得主持人只选择长相漂亮是错误的,一个主持人应该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心态,清晰的口语,博览群书的经历。所以,我今天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证明我的能力。”
考试的准备时间是5分钟,两个题目都很简单,却又不是很简单。第一个题目是,你将如何做这个节目的主持人,第二个题目是,介绍一下你自己。
这次没有了摄像机,有的只是台里的领导,有意思的是,以前的考试是考官少,考生多,今天却正好相反,考官多,考生少。杨澜在宣泄完了自己心中的不满以后就好像什么事情都忘了,就好像刚才自己没有说过那样的话一样。对现场的不平衡觉得有意思起来。
杨澜的回答简单明了,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杨澜的口语,干净流利,抑扬顿挫,声韵节奏的把握有种音乐的美感。
杨澜的台风,清新自然,落落大方,显示出4年大学背景的沉稳和成熟。
如果说杨澜的现场是在考试,还不如说杨澜在发表即兴演说。当然演说的内容只有一个,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是做好主持人的前提。
杨澜说:“我认为主持人的首要标准不应该是容貌,而是要看他是不是有强烈的与观众沟通的愿望。我希望做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因为我特别喜欢旅游。人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快感是无与伦比的,我要把这些感受讲给我的电视观众听。”
主持人是一种文化现象,既然是文化,当然就与见识、与学识、与知识等有关系,杨澜的家庭出身和求学经历让杨澜具备这样的内涵和修养。从小培养的个性独立,做事的坚持不懈,以及把握事情的独断专行,让杨澜在最后的对决中赢得了胜利。
杨澜说:“当我知道自己当选为节目的主持人时,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对于漂亮和能力的对决,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我知道我会赢。”
因为杨澜的妈妈已经告诉过杨澜,是你的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而杨澜知道这个道理,也知道另一个道理。那就是虽然是你的,但你也一定要竭尽全力的去努力,成功才会永远垂青于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