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4 页)
院线放映,谁知道三个星期就抢下了800万的票房,已经排进内地班底hk票房前十名了。
这次的《那些年》更猛,上映两个星期,直接创下了新纪录,按照这个趋势,很有可能闯进hk影史票房前五十名!
hk本埠市场虽然不再是东南亚市场的晴雨表,但怎么说也是曾经的霸主,短短两个星期,已经有十几个国家向许辉工作室传递了引进放映的想法。
这特么都是赤果果的金钱啊!
按照每个国家最低20万美金的引进费来算,至少能创造300万美金的外埠收益。
虽然比不上李莲杰、周闰发、大哥成那么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可这部电影是由许辉主演的,一旦许辉真的被亚洲市场接受,那他的地位可想而知。
90年代,大哥成就敢花费一亿港币制作一部电影,为什么,就是因为他在日本有着非同寻常的票房号召力!
亚洲市场打开了,那就代表着许辉称得上地区性的明星了。
嗯,国际巨星!
这地位能跟以前一样吗?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明面上创造了5亿的票房,华艺、光线各分走属于自己的收益,工作室赚了接近5000万。
这些只是内地票房分账,除此之外,海外收入、电视播映权、dvd版权包括贴片广告的后续分红,这些加在一起至少为工作室带来了超过一亿的纯收入。
一部电影,纯利润超过一亿!
这在中国影史上都十分罕见。
所以,公司众人面对许辉的时候,才会显得那么尊敬这尼玛是活生生的财神爷!
就好像徐光头《泰》之后,整个圈子看待他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他还只是在国内市场爆了一把!
……
许辉倒没怎么把《那些年》的收益当回事。
他经历过国产电影疯狂时期。
《致青春》宣发成本3000万,票房七亿
《煎饼侠》制作和发行成本为5000万,票房过十亿;
《泰》宣发成本6000万,票房十二亿;
《夏洛特烦恼》宣发成本5100万,票房十五亿;
《羞羞的铁拳》宣发成本7000万,票房超二十一亿;
跟这些电影比较起来,《那些年》这点收益算得了什么?
所以,在黄文这些人眼里,愈发觉得许辉神秘起来。
到底是什么让这位二十五岁的年轻人保持谦逊?
“文哥,我都跟你说了,五亿票房真的不算什么,我估计《建国大业》都有可能超过这个票房!”
许辉翻了翻白眼,说实话,他真受不了合作伙伴变成了下属。
“…”
这三人还是一脸的不相信,许辉又举了个例子:“前段时间,《唐山大地震》开机,冯晓刚导演明确喊出了6亿的票房预期…”
“你觉得有可能?”
“当然,市场跟以前不一样了,观众愿意捧场,现在缺的是好的商业片。”
所以,咱能不能别用那种眼神看我?
黄文跟陈法蓉交换了一下眼神,许亮一样,三人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你说的情况,我们当然知道,就是怕你因此得意、自负,所以,才商量着用这种态度跟你说话…”
“…你们可真有意思!”
许辉没好气的看了眼面前这三人,这三个家伙可真行。
“对了,公司现在怎么样?”
“很好啊,张一倍现在入职了,综艺部门有她在,我很放心!”
黄文坐了下来,恢复了之前的样子。
“《爸爸去哪儿》上星期开播,已经创造了新的重播收视率,这次,我们真的赚翻了!”
许辉这个月忙着宣传电影还有窝在家里,压根没怎么关注综艺方面的进展,虽然如此,短短一席话,也可以想象《爸爸去哪儿》的火爆程度。
黄文说的是重播收视率,也就是说影响力已经扩散出去了,毫无疑问,新的现象级综艺已经诞生了。
想想原时空的《爸爸去哪儿》,其火爆程度能把东莞的支柱产业摧毁,放在09年,也不会相差太多!
根据阶梯式广告分成,收视率一旦破5,工作室能拿走百分之三十的广告费。
许亮也坐回自己的位置,接着说道:“今年二季度的财务报表已经出来了,我们虽然在盈利,但现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