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开花的日期取决于它所在的海拔高度:海拔越低
,开得就越早。这意味着薰衣草迷们从七月伊始就可以由吕贝隆山脚出发一路上
行,直到八月中旬抵达瓦伦索高原(PlateaudeValensole),沿途之上,薰衣草
花田有如华美的紫色地毯,从他们眼前一直延伸到天的尽头。
那夺目的紫色褪去之后很久,花的芬芳依然氤氲不散。扎一小束挂在衣橱里或搁
在抽屉中,会在你的衣物、被单和毛巾上留下些许淡淡的妙不可言的气息,唤起
你对蓝天、夏日无尽的回忆。捧一大把晒干的薰衣草扔进熊熊的炉火,你会将寒
冬抛在脑后。所以,总有一种方法能让薰衣草的迷人神韵从今年的夏末延续到来
年的夏初。
夏日喧嚣
我还记得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时的情景。那是七月里的一个早晨,我坐在村里咖啡
馆的门外,悠闲地观察鹅卵石路面上暗自涌动的股股热流。就在这时,一行人从
街那头杀将过来。没错,正是一帮游客。他们一身打扮光鲜亮丽,皮肤晒得红红
的,但要烤成古铜色还有待时日,每个人都戴着一副最时髦的黑漆漆的墨镜。
服务员端来了我的咖啡,抬头打量着这些外来客,点头叹道:“瞧啊,候鸟的夏 。。
第五章 蔚蓝海岸于古铜肤色(3)
季大迁徙又开始啦。”
虽说本地人常常给游客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而且其中带好感的词儿不多,
但把游客比作迁徙的野生动物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不禁让我下了点功夫琢磨。老
实讲,二者之间确有不少相似之处:二者都是成群结队地行动,何时来何时走都
有季节性,一旦受了惊吓立刻四散奔逃,而且都喜欢凑在一些固定的地方找食儿
吃。不过,说起族群的数量,我可真想不出有什么野生物种能与游客匹敌。
2003年是目前有具体统计数据可考的最近年份。当年普罗旺斯大区三个省接待的
游客总数接近1600万。其中上普罗旺斯接待人数为260万,沃克吕兹为440万,隆
河口省为880万。其中虽有少量游客赶早在复活节期间前来,还有一小部分游客圣
诞节过来度假,但绝大部分人还是集中在夏季蜂拥而至。
在某些人眼里,这样的统计数据是令人发指的。他们惯于把旅行者划分成三六九
等,若是别人把自己归于“游客”一类,会倍加感受到侮辱。这样的人在我们的
相识中难道还少吗?他们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是世界的流动公民,讲文明、懂事
理、待人细心周到、看问题颇有见地,总之,他们到了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算
是有福了。只有那些“乌合之众”才应该被称为游客呢。他们把马路挤得水泄不
通,闯进面包房把架子上的东西一扫而空,大小餐馆被他们占山为王,途经之处
留下一片垃圾,一句话,把一处安静祥和的所在变成吵吵嚷嚷的大集。
所幸的是,总的说来普罗旺斯并不戴着这样的有色眼镜看人。来自五湖四海的各
色人等在这里都会受到友好热情的款待。这可决不单是看在他们花了钱的分上。
绝大多数普罗旺斯人都深以故乡为荣,很乐意看到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作
为普罗旺斯的主人,他们当然希望夏天来的这些客人能够尽兴而返,把关于这里
的美好回忆带回家。
可是,要接待每年1600万的临时人口绝非易事。我得承认,有的时候,七、八两
个月的游客大迁徙真的让人无法忍受。吕贝隆丘一带的哥德村、博尼约村、梅纳
村、鲁西荣村等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到这个时候,来自英国、美国、德国、
瑞典、荷兰的游客就会排起长队前来观光。这些人有时被叫做“夏天的燕子群”
。各村各镇的周末集市,尤其是爱普特和卢玛宏的大集,简直是人山人海、水泄
不通,你好不容易挤上前买到的奶酪,一不留神就会错放到旁边人的篮子里。咖
啡馆里玫瑰红酒的储量频频告急。想找个地方停车吗?那就试试你忍耐力的极限
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