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页)
悲催的讨债人生活。这年头,欠债的都是老大,美国欠中国的钱,中国还得赔着笑脸继续买老美的国债;程灏欠莫涵的钱,莫涵等米下锅还得看程大爷的心情好坏。
从2009年圣诞到2010年圣诞,莫涵断断续续讨回来了两万欧。不是她要债不给力,主要是09年信达的两位股东撤资张尚文的团队加入新加坡JL集团的投资部,程灏的薪水降了一个档次。况且从09年秋天起他在香港大学自费读MBA,莫涵听说了那里高昂的学费,自动把他归为穷人一族,催债的力度和频度大不如前。
等到程灏读完MBA,也就是2011年6月,莫涵翻译的《量子力学》一书终于校对完毕并交由大出版社出版印刷,为此得到一笔不菲的稿费,短时间内吃穿不愁。
chapter 64
在《量子力学》“译者的话”中,莫涵将本书与国内现行量子力学的书籍做了对比,凸出强调了肖恩教授的系统研究思想和最新理论,并且特别感谢了大物理系主任莫儒生、慕尼黑大学物理博士鲍 勃·张和MIT硕士生任迪的帮助。其中鲍 勃·张是英籍华人,也是莫涵的嫡亲师兄,而任迪是大毕业的学生,由莫儒生牵线搭桥找的帮手。
同样是在2011年,由肖恩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在测定中子速度和能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莫涵从2007年10月参与这个项目的研究,耗时4年,寒暑不断,凭借刻苦的钻研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提前完成了博士论文。根据慕尼黑大学的规定,如果她在明年三月份能够顺利通过论文答辩,那么她将提前走出校门。
“我说莫二丫,你办事还真是一如既往的高调。”程灏啧啧有声,“本科做志愿者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博士搞研究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你让我很有压力呀。”
程灏截了张新闻图片给莫涵看,画面左侧是肖恩教授在介绍研究成果,旁边是一个亚裔男子用电脑演示模拟动画,后面是一台超大型机械,旁边是三个白大褂在对着仪器忙碌。程灏圈出一个背影:“你说你傻不傻,别人都对着镜头露脸,你却别出心裁露后脑勺!”
莫涵呵呵傻笑,当时一听说要采访,她紧张的不行,哪里敢看镜头啊!
“我就是运气好。你看到教授旁边的那个人没?他叫鲍 勃·张,是我师兄,为了这个实验忙了八年,还有跟我一起调试机器的两个,也比我来得早。我是赶巧了,只跟着做了四年,白白捡了个大便宜!”
“过分的谦虚就是自满。要是你没出什么力,这新闻上也不会有你。” 程灏找了几家主流媒体的报道发给莫涵:“现在国内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你们一个华裔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算是给炎黄子孙张脸了。”
莫涵素来不是那种喜怒不露的莫测高人,这段日子她已经被溢美之辞迷得找不着北了。捂着脸傻笑半天,好不容易平复心情才对着摄像头说:“程灏,我这儿还有两个好消息,一个跟学业有关,一个跟事业有关,你想先听哪个?”
程灏好歹也是个职场人士,自然对后者更加敏感,“事业的。”
“哦。”莫涵隐隐有些失望,“我收到了幕大核物理研究所的邀请函,让我留在这里工作。”
“不行!”程灏想也没想就否决:“你不能留在德国,毕业后立刻回国!”
莫涵为难地摇头,“可我不想回去,我在这里过得比在国内要好,回国的话会想起嘉琪。”
“莫涵!”程灏关心则乱,“你不想家吗?不想你的父母,也不想我?在异国他乡生活,你就不觉得孤独?”
“以前想的,现在不想了。程灏,你不要太想当然,我的导师、师兄、同学、室友都对我很好,还有惜墨哥,他也不打算回国,会在这里一直陪着我。明年三月我就能毕业了,如果回国,工作的事情也没什么着落。所以,对不起,我想留下。”
程灏呆呆的看着电脑屏幕上那张倔强又带着歉意的脸,思考良久,循循善诱道:“二丫,你还记不记得高一那年的圣诞节?”
莫涵歪头想了想:“记得,那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到更晚一些。”
“那天我害你摔倒,你不但不生气还要拉我起来,后来我们化敌为友,你还写了篇68分的作文。”
莫涵皱起眉头,“记不清楚了。”忽然醒悟道:“你偷看我的作文?!”
程灏没理会她的大惊小怪,继续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我想我大概就是那时候喜(炫书…提供下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