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部分(第2/4 页)
12。5马力,重量370公斤,行驶速度每小时10公里。车体后部的油箱可以容纳6升汽油,所以行程大为增加,街道上可以跑12公里。越野状态可以走68公里。防护加大,车体钢板为10毫米。该车的行走机构也重新设计,采用机械弹簧悬挂装置。由此可见,当时作为爆破车使用的哥利亚是一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自杀型车辆。但是他的这种思路极其先进,可谓是开创了战斗机器人的新纪元。有了这个极好的想法,白起掌控德国之后很快就把它发扬光大了。他指示东方红机械厂组建一个秘密研究小组,让他们在一周之内拿出一个成熟的产品来。结果小阿福对此极端热诚,他立刻欠跟他的几个优秀的徒弟一起,制造了一种性能极好的遥控战斗机器人!
白起看过半个小时的战斗模拟训练之后,大加赞赏。然后他就立刻批示秘密生产部门全力以赴的生产这个好东西。要求他们在一天之内就要制造出1000辆!
经过小阿福点石成金的手之后,这款武器的性能已经极端厉害了!首先动力部分和行走机构变化很大,动力是两个6千瓦电动机,直接和驱动轮为一体,十四块100安培高能电池为其供电。可以保证在复杂地形行驶至少30千米,也就是说在斯大林格勒这种地形中能持续作战至少四个小时!越野履带用的是轻型特种橡胶∮弹即使穿过去也对它伤害不大,一点也不影响其强度№一个优点是极大的减少了高速前进时候的震动,左右各有四个负重轮让哥利亚的有效负荷达到近半吨!在爬山涉水如履平地的同时可以安装坚固的装甲和威力强大的武器。
哥利亚是遥控距离为十千米左右的有人控制战斗机器人,瞄准具和射击反应时间都比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兵要好很多。其射击控制模块有一个缓冲器,能够衰减p7a1和10毫米机枪的后坐力,做到百发百中!
隐身模块有十余个可以瞬间放射大量烟雾的动作筒,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制造混乱,以免被敌人的巴祖卡火箭筒击伤。车身装甲选用了5厘米的铝合金装甲,尽量轻量化的同时也能保证很好的防护。武器单元近战武器p7a1冲锋枪改装成为一个硕大的5000发旋转弹鼓,10毫米机枪则是一个跟坦克类似的1万发弹链组成的弹药箱!
这玩意儿在平地上最快行驶速度是45公里每小时,越野时速则是最高30公里每小时,三个摄像头就像是人类的眼睛一样,能够保证图像的成像精度和很好的距离感!保证了战士们在控制它进行战斗的时候图像的宽度和质量。就像是自己亲身战斗一般的方便自如。
生产1000辆的任务相当的紧迫。白起为此找到了施佩尔进行协调↓好奔驰车厂的豹三生产车间闲置了下来,有这么500余名装配工人正好要安排他们休假々佩尔亲自跟他们商量,用前线急需打动了他们暂时放弃了休假。他们正好可以赶工装配这些前线急需的遥控战车。长一米,宽半米高半米的哥利亚很容易装配,他们每个人在一天之内安装4、5辆一点儿都不成问题。半天之内奔驰车厂的铸造车间就把需要的零件生产完毕,长长的生产线上工人们开始热火朝天的努力工作着,他们从未见过的小巧玲珑的战车鱼贯而出,直接就装上飞机开赴前线!
自重只有75公斤的哥利亚装上武器之后总重也不过140公斤,四个身强力壮的德军士兵抓着把手那很方便的把它抬起。在斯大林格勒城市内部的德军军营里面接受训练人们三三两两的聚集一起,纷纷为这种新式武器折服了!训练热情极其高涨。他们早就在斯大林格勒的巷战训练中对斯大林格勒的城市结构很熟悉了,此时控制着这种反应灵敏的新战友就像是故地重游一般。只是这个时候的斯大林格勒被德军重新规划了一番,原来的城市建筑在德军跟崔可夫争夺城市的时候几乎都已经被破坏殆尽,现在的很多建筑物实际上是德军工程兵修建的火力点和防御工事。跟原来的街道布局已经是大不一样。德军步兵在修建这些工事的时候也是出了一把力的,他们对于自己工作的地方很熟悉,而富于其他地段却是很陌生。只是这一次他们选择的反击地段是苏毛子盘踞的斯大林格勒东北方向几片街区,这里被苏军士兵牢牢守护着,德军几次大规模的炮击和装甲兵突击都不能赶走他们。而今利器来临,不怕他们在顽抗了!
就像是索姆河战役英军第一次祭出法宝坦克那样,遥控战斗机器人第一次登场就给苏毛子制造了极大的恐慌!
黎明时分,刚刚在德军炮击中有幸薄生命的苏军士兵库德里亚什看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一幕。一群形似蜘蛛的大爬虫快速开进着接近了苏军的战壕。在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