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2/4 页)
出来的。
伤亡如此巨大,就连人数众多的苏军也是撑不住的。朱可夫也是在紧咬牙关苦苦支撑着。他知道仗打到了现在谁先露出疲态则就有可能导致崩溃。只是目前看来身经百战的德军步兵们貌似也是见惯了死亡的钢铁之师,他们在一天之内接连退却了十余道防线居然还没有崩溃。依然在保持着对苏军强大的火力打击。反而在苏军进攻力度不能保持的时候一口气又夺回了6道防线!
德军坦克的突击还是那么犀利,苏联步兵拼死防御也只是击毁了其中有限的十余辆。这么一点损伤根本就不能伤及德军装甲部队的筋骨。他们的战场修理很及时,只要是坦克车组没有受伤,德军坦克部队的战斗力就不会受损失,经过简短的维修之后,转眼间就又能出现一辆战斗力强大的坦克!
曼陀菲尔手中尽管已经有着超过2000辆战车了,可是左右支绌的防线依旧让他感到机动力量不够用的。他一再的督促齐祖跟他的技术工兵们抓紧时间维修受损的坦克,一面让他们改装了更多的缴获的苏军战车。
当然最有效的手段还是他打报告要求了更多的载具。可惜的是他需要的很急,在德国本土起运的话有可能不能及时满足他的要求,于是白起准备装备土耳其人的5000辆缴获自美国人那里的m3半履带车就成了曼陀菲尔的救急良药。这些半履带车大多都是近年刚刚列装部队的,在战场上它们下的力气着实不多。轮胎几乎跟新的差不多,很多车上都装备着美国人的h2重机枪,这种枪射程可观,是一种很好的防守利器。在非洲登陆战的时候,美国人被德军装甲部队包了饺子,这些战车还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就转换了主人!至于美军其余的很多装备早就被小阿福为首的东方红机械公司倒卖了很多,现在亚洲战场上那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一支红色军队手里拿着的步枪就是鼎鼎有名的八大粒!
本来这些车辆都在外高加索登陆了,眼瞅着就要分配给土耳其人使用。为了这些焕发新生的战车能够在盟友手里发挥巨大作用,白起下令在非洲的东方红机械厂进行了大规模改装。在曼陀菲尔伸手要车的时候,车上的发动机和传动机构都已经改装完毕,功率已经不是原来的94千瓦,现在升级到了187千瓦!发动机也换装了1。0排量的旋转活塞发动机,发动机和变速箱比原来的轻了至少一吨半。这些节省下来的重量都用到了防护革新上面,原来的轧制钢板换成了先进的镁合金防弹板,防护能力升级到了能够防备37毫米反坦克炮的水平。最主要的改进是加了一个可以开合的盖子,免去了乘坐士兵的风寒之苦。再有个刮风下雨的天气,只要合上盖子就不怕了。
六十四节:进攻序幕
这些车的武器改装还未进行完毕,本来要在苏呼米的德军基地进行这项工作的。可曼陀菲尔要得急,只要昼夜不息的突击出来一批先送过去了!
德军后勤的效率的确可观,曼陀菲尔心急火燎的电话打完之后的半天之内,第一批战车就运抵了斯大林格勒的捷尔任斯基拖拉机厂。在这里德军伞兵部队接受了他们的新武器,他们需要这些载具解放他们疲惫的双腿。这些天的战斗里,苏毛子撵的他们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疲惫的双腿就好似灌了铅一样的沉重,有了它们好歹会轻松一些了!
这些突击改装的战车上普遍安装了双联装的10毫米重机枪,有一些还有着轻型武器站!这样的火力足以保证封锁住苏毛步兵的冲击。
通过极其机密的运输管道系统,曼陀菲尔在一天之内就得到了超过1500辆半履带车。这些车改装的很像是德军的。251,只不过内里却是完全不一样了,其中防护性能甚至超过了德军原来的四号坦克的水平!倾斜的防弹合金板厚度超过了15厘米,全轮驱动的履带已经换上了宽一点的高锰钢履带,前轴驱动轮是防弹性能优异的合成橡胶制造的实心轮胎。机动能力、防护性能有了成倍数的改观。
德军很多战线苦苦支撑的伞兵们得到了这种武器之后第一个用途就是用车上射速极快的重机枪狠狠的扫射敌人!10毫米重机枪发射混凝土破坏弹的时候初速极高,射程也很可观。更重要的是子弹在穿透一个人之后去势未衰。还能把下一个人打成碎肉!要知道这可是在3000米之外击中敌人的效果了!每分钟1500发的射速简直是消耗子弹的祖宗,好在德军后勤功率强大,不会让他们断了顿。
士兵们把他们独有的反坦克利器——80毫米的反坦克火箭装在半履带车上。偶尔有一个不长眼的苏毛坦克过来欺负他们也会被射程1000米的火箭弹打成残废!三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