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2/4 页)
能及时的完成部队的互相沟通。再加上德军突然施加的巨大压力,盟军的前线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其实,艾森豪威尔明白得很。只要海军用不上力,登陆战基本上就已经结束了。已经上岸的几十万人现在就是无根的浮萍,缺衣少食不说,弹药也是越用越少。尽管他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方式尽力为盟军提供补给,可依旧是杯水车薪,于大事无补。德国空军严密的封锁海岸,稍微个头大一点的运输舰铁定会被击沉。只能用紧急征调的鱼雷快艇运送补给,小船的运力有限但胜在灵活机动,德军往往防不胜防。非洲盟军的局势稍稍得到了缓解,但这种局面没能够持久。因为一支特殊的部队出现了,他们干净利索的接管了非洲东海岸到大西洋深处200海里的制海权,他们对于海岸的控制力度很严密。甚至连一片小舢板也过不去了!
这支部队就是自东线战场赶回来的陆航大队,他们拥有1000余架高速直升机。其中武装直升机“秃鹫”对于攻击船只、坦克、地面火力点、炮兵阵地等具有先天的优势。伴随着德军总攻开始,白起训练的精锐伞兵也粉墨登场了!东线战场上有两支伞兵师,其余的三支伞兵师共45000人的部队全部抵达了非洲。他们被陆航大队的运输机快速的运到盟军部队的阵地后方,极尽捣乱,袭扰之能事。把本来就摇摇欲坠的盟军防线搅和的千疮百孔!
第四节:败局之始
德军千锤百炼的伞兵部队一到非洲就促使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来是盟军伞兵应该起到的作用到头来却应验在德军伞兵身上。两大敌对势力对于空降作战、伞兵战术的理解应用顿时高下立判。研究机动作战、伞兵战术很多年的白起用这个时代很难理解的空中快速突击战术在短短的三两天之内就把盟军的根基动摇了。
对于抵抗大规模登陆的战略战术德军将领各有不同的想法。隆美尔主张的是在敌人开始行动的48小时内用装甲力量把立足未稳的敌军赶下海去。哈尔德的看法却是希望把敌军消灭在海滩上,主张稳固海滩防御。用海岸炮威胁敌人的海军舰艇,开展一场硬碰硬的战斗。非洲的军事主官是年轻的隆美尔,他手中有足够的筹码进行一次诱敌深入的战略尝试,盟军的装甲兵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形成能够威胁德国非洲军团5大装甲师的力量。他们的战术、坦克的质量、士兵的素质全面处于下风。根本就不是德军装甲师的对手,隆美尔唯一有一点顾虑的是英美两国数以千计的飞机!因此他不止一次的在与白起的交流中流露出了这样的顾虑,但是白起一直没有给这员爱将足够数量的飞机,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阿福新开张的东方红机械厂。再加上沙龙这位空气动力学专家,飞行器制造专家压阵,非洲的空军力量恨不能比德国本土都要强大了。只是这一切作为军事主官的隆美尔根本就心中没数,越来越忙碌的小阿福与他的交流也很少,隆美尔关注的事情小阿福没兴趣,小阿福趋之若鹜的好事隆美尔看来却很可笑。起点不同,眼光不同的两个朋友在非洲防务这件事上没有了沟通的基础。
为隆美尔解决疑虑的是非洲空军集团军的司令员——米尔契。这位元帅很厉害,坐镇意大利的他通过这一年多的经营,把西到沙特阿拉伯,东至大西洋,南到中部非洲,北接本土德国的大片天空全部都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各种隐蔽的雷达站,防空设施秘密的安置在人迹罕至的原野里。时时刻刻都在监视着头顶的蓝天,他的情报监视系统不同于卡纳里斯,也和海德里希有差别。主要的作用就是保护自己掌管的天空!
他给隆美尔保证的是:在这片区域内,所有的人造的天上飞的东西都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中。你只管安心的打你的仗就是了。任务的单一化保证了米尔契的工作很高效,不管怎么说这位专业人士表现出了他优秀的专业能力!
德国非洲军团的飞机在行政归属上分属三个部门,最大的当数空军。这一支力量也是争夺制空权,保卫领空的中坚。其二就是归属于各个军的战场攻击机部队,归属于弗伦岑管辖。这一支攻击机队伍的飞机总数早就突破了1000架大关,在平时他们是全训部队,平均有六名飞行员伺候一架飞机。实战训练每一天都在进行,每一名飞行员的飞行时间都超过了200个小时,在弗伦岑这个老鸟的带领下早就达到了飞行老手的水平。他们与各自的搭档——后座的武器员配合的越来越熟练,达到了心有灵犀的地步。因此在战时只要有飞机随时可以扩军5倍的规模!平时他们的训练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一旦开战这些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攻击机操控者就是步兵们忠实的战斗伙伴!在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