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是说大话了。“史怀才道:”好说,大哥驭马本领,端的非他人可及!“一路说着,不觉已回到原先换马的地方。
赵匡胤与史怀才便各自下马,彼此便换回了马匹。大家作别回家。自此,同辈中益加敬爱赵匡胤,史怀才也再不敢存心撮弄他了。又过一日,赵匡胤与韩令坤两个在一土室中樗蒲作戏。韩令坤连呼成白,赵匡胤五掷皆卢。二人正在兴高采烈的时候,忽然外面一阵鸟雀声喧,噪得似千军万马在那里鼓噪一般。二人不胜惊讶,便立时停了博局。韩令坤道:“难道鸟类中出了怪物不成?好在我们都携带着弓矢,就与大哥出外一观;如果真的有甚物作怪,我们就将它射杀,也就算是替鸟类灭除祸患。”赵匡胤道:“你言正合我意,我们就出去吧!”当下彼此挟了弓矢,一同出室。走到外面一望,并不见有什么怪异:只有一群麻雀,约千百以上,在空际互相搏斗,噪个不休。赵匡胤道:“这真是雀角之争了。这些雀儿原本同类,何必这等争斗,同类自残呢?我们就设个法儿替它解除争端,何如?”韩令坤道:“大哥说得有理,只是这些雀儿在空中,我们在地上,怎能替它解围呢?”赵匡胤道:“这不难,大凡两造相争,它两方定有为首的枭雄。这等危害同群、自残其类的狠戾的枭雄,就是鸟类中的暴雀。现在为除暴安良起见,就不能不射杀它以示惩戒了。
你我且分向并举,你射左方,我射右方,看哪个能射得着哩!“韩令坤道:”就依大哥之言,我们射吧!“于是一同弯弓搭矢,分左右射去。只见飕飕的几箭,都是箭无虚发,一并射杀了几个雀儿。其余群雀便立时解了争端,飞逃得无影无踪了。
两人方橐弓戢矢,想回到原处继续前局。猛听得一声怪响,适才做博场的那间土室竟无缘无故地塌倒了。韩令坤额手道:“真天幸!要是我们不因雀噪走了出来,岂不压死在里面了么?”赵匡胤道:“总算是我们命不该绝,所以便突来雀噪,引得我们离开险地,避免大难。不过那群鸟雀为着要救出我们,反丧了几条命,我们此时真有些对不住它了。现在只好把它收拾来掩埋了,算是抚恤它吧。”韩令坤听说,果然把那几只射杀的死雀一起收拾掩埋了。看看时候已经向晚,两人便分手自归。
后来杜夫人听道这两回事,深以为忧,恐怕匡胤往后或至闯出不能避免的祸患,即便与赵弘殷商议,要他在公退之暇也帮着管束儿子。赵弘殷是一向为国勤劳,在家里的时候很少,所以对于匡胤在家里读书的成绩从来就未曾查问过。今因杜夫人提及,便将匡胤唤到跟前,教他要及时攻读诗书,以为后日的应用。匡胤率尔对道:“父亲严命,儿自不敢违;只是治世用文,乱世用武,亦是当然之理。现在中原纷扰,兵戈四起,正是需用武事的时候。儿甚愿娴习武事,以便他日乘时用以安邦定国,建立不世之业。至若文事,儿只求明其大旨就够了。”杜夫人道:“但愿儿用功青灯黄卷,换取紫绶金章,继承祖业,不辱门楣,就是幸事,还想立什么不世之业哩!”匡胤奋然道:“母亲教训的乃是太平时候做人的道理,不宜于乱世。儿想,天生我于乱世,当然不是生我作太平书生,定必别有使命,所以儿虽不才,很想效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为:用一骑马、一杆枪荡平天下,也像他这样做一番大事业!”
赵弘殷不待匡胤说完,一声断喝道:“还不住口!自后再不许似这等胡说乱道,也不许专门习武谈兵;总要用心攻研诗书,才是立身大本!”匡胤见父亲发怒,诺诺连声,答应道是。
只见外面一人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口里一面说道:“大丈夫生于乱世,正是要负起拨乱反正的大责任,轰轰烈烈地做它一场,才算不虚此一生!大哥既有志愿要这样做,我就来帮着你做!”这正是:父母纵然无奢望,弟兄却是有雄心!
要知说话的是什么人,怎能不要通报就走了进来,下回分解。
第二回 偶求良友跳出乐窝 巧遇异僧指明迷路
赵弘殷与杜夫人忙举目一看,只见进来一位佳公子,径趋依匡胤身旁,长得唇红齿白,玉立亭亭,正是第二个儿子匡义。
赵弘殷见了,益发怒道:“小孩子能懂得什么!也这样跟着妄言大语的!”吓得匡义把头一低,不敢复声。杜夫人道:“你兄弟两个回书房里用心读书去吧!”
匡胤巴不得这一声,忙答应着与匡义退了下来,同向书房里去。
赵弘殷叹道:“有了儿子,也是一桩担心的事!这两个小子,匡义还算沉潜一点,匡胤却就专门好动,终有一日要闯出大祸来,连累你我的!”杜夫人道:“我看他兄弟两个都是怀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