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的余众张余,见王继恩这等,复行猖獗起来,又攻陷嘉、戎、泸、渝、涪、忠、开、万八州。太宗访知此事,亟命张咏往知益州。张咏既至,勖勉上官正、宿翰即日进剿李顺余众。临行,张咏举酒嘱咐军校道:“尔等受着朝廷的厚恩,此去当要尽心竭力,荡平丑类,才不愧食君的禄,忠君的事啊!如果劳师旷日,坐误戎机,那么尔等回到此地,按法议处,尔等还是不免一死啊!”
上官正、宿翰由是决计深入,所至克捷。张余势渐蹴,退据嘉州。冬底,太宗降诏再改元做至道,以次年为至道元年。正月,太宗因蜀乱渐平,求和协民心,下诏罪己。略云:朕委任非当,烛理不明,致彼亲民之官,不以惠和为政;管榷之吏,惟用刻削为功。挠我烝民,起为狂寇。念兹失德,是务责躬,永鉴前非,庶无二过。
蜀民听得皇帝这等自责,莫不感悦。加之张咏知益州,又能广求民隐,改善风俗,凡胁从为乱的人民,概不加罪,谕以恩信,使归田里,说道:“前日李顺胁迫良民去作盗贼。今日我劝化盗贼去作良民,不很好么?”于是蜀民便不愿意从乱了。张余势益蹴,威声锐减。二月,宿翰遂大破张余于嘉州,擒斩张余。蜀乱悉平。太宗即召还王继恩,而以上官正、雷有终为四川招安使。
岁月匆匆,不觉又是二年四月了。忽警报到朝,说是洛苑使白守荣奉命护送刍米四十万赴灵州,在浦洛河地方被李继迁邀截劫去。太宗大怒道:“反复无常的贼子,胆敢拦劫粮饷,决不可再予姑容了!”即命李继隆为环州等州都部署,领兵出环州,丁罕出庆州,范廷召出延州,王超出夏州,张守恩出麟府:五路进讨李继迁,直趋平夏。先是,在端拱元年诏命李继捧还镇夏州招抚李继迁,后经李继捧战败李继迁于安泽浍,李继迁被流矢射中,转攻夏州;朝廷遣翟守素出兵援助李继捧,李继迁不能得逞,遂于淳化二年七月拜表请降。太宗允许着他,授为银州观察使,赐姓名做夏保吉,并把他的儿子赐官为管内蕃落使行军司马。不久,李继迁又叛命,率领边人四十二族寇掠环州,边将多被他击败,遂转攻灵州。太宗听得李继捧有与李继迁通谋的事情,即诏命李继隆领兵驰往征讨。李继隆至夏州,李继迁遁走,执李继捧解入汴京。太宗赦免李继捧的罪,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宥罪侯,赐第留住都中,即削除赵保忠的姓名。堕隳夏池州城,迁市民于银、绥两州,派兵固守着。李继迁乃又遣使贡马谢罪。到至道元年六月,复又遣押衙张浦以良马、橐驼来献。太宗留张浦于京师,遣使拜李继迁为鄜州节度使。李继迁不受命,七月,竟寇攻清远军,被守将张延击败。至是又有在浦洛河劫夺粮草的事件。当下李继隆奉命,即督诸将分道进兵,约着会师于乌白池。八月,李继隆遣弟李继和驰奏,因环州道路迂回,想改从清冈峡直趋李继迁的巢穴。太宗怒道:“尔兄必败朕事了!朕所以命他出兵环州,是因李继迁现在正围攻灵武。环州与灵武相近,李继迁容易听到朝廷出兵的信息,好使他弃了灵武而驰还平夏,那么灵武的围便可以不救自解了。赶紧回去传谕尔兄,勿得违背朕先前意旨,定要从环州进行。”李继和领旨,星速驰返。等他到时,李继隆早合做丁罕一路,发兵从清冈峡去了。
李继隆与丁罕行了十余日,不见一个敌兵,遂领军退回。张守恩遇着敌兵,又不战即走。独有范廷召与王超两路进至乌白池,见贼众锐锐,亦即持重,不复再进。范廷召、王超扎住营寨,但令部下坚守,不许妄动,持用弓弩射敌。因此,李继迁领兵来攻击数次,均被乱箭射回,相持一昼夜,未有胜负。这时王超子王德用年十七岁,王超命为先锋,瞧着贼众锐气渐减,入帐禀王超道:“父帅,此时可出战了,儿请领兵乘势把贼兵杀退,然后好缓缓退兵。”王超依允。王德用即领兵冲杀过去,与李继迁激战三日,杀得李继迁身疲兵敝,李继迁才败退而去。
至是范廷召、王超遂收兵。王德用又禀请王超道:“归兵遇险必乱,更要整齐队伍而行,贼兵才不敢相逼。”王超点首,传令道:“归途中如有敢乱行伍的,定斩不赦!”令既下,一军肃然。王德用且先行领兵开路,每经险阻,侦而后进。果然李继迁看他部伍整肃,不敢来追,所设伏兵,亦不敢出战。范廷召与王超,乃得安然退回汛地。不过这一次,因诸将失期,徒是空劳师旅,却未曾破得李继迁。太宗原想再举征伐,因圣躬不豫,只得暂从缓议。
先是,朝臣因太宗在位许久,储贰还未立定,不免忧人之忧,冯拯遂上疏请立储君,以定国本。太宗见奏,勃然大怒,呵斥冯拯为多事,贬置冯拯于岭南。由是建储的事,内外无有复敢奏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