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4/4 页)
,心中更是不忍,过去放浪的习性收敛不少,只要有机会,便会偷溜回家,数年如一日。尤其生了两个孩子后,刘邦的溜班变得更勤了。
据说有一天,吕雉带着两个幼儿,正在田里锄杂草,有位作旅人状的老翁缓缓走过来。
“这位大嫂,能否给我点茶水?”
家教不错也颇体人意的吕雉,见老人家显得疲累不堪,不但给予茶水,并将自己的午餐分出一部分给老翁。
吃饭中,老翁面露惊讶地端详着吕雉,欣然叹道:
“夫人之相,可是天下奇贵之相啊!”
由于和父亲常说的相同,吕雉深感兴趣,便请老翁也相相两位幼儿未来的命运。
老翁看到长子,更惊讶道:
“依此儿面相看来,夫人之奇贵,正是来自这位公子之福荫啊!”
吕雉再请看看女儿。
老翁点头道:“也是贵人之命啊!”
说完,便拿起自己的拐杖慢慢走开了。
正好这天午后,刘邦也跷班回家探望妻儿,相差老翁离去仅约一个时辰。
吕雉便将老翁之言,转告刘邦。刘邦大为惊喜,便立刻循老人去的方向追赶过去。
不久,便看到一个老迈的背影。
“老人家,请留步!”
老翁回过头来,看到刘邦面相,未等刘邦开口,便惊叹道:
“刚刚我看到夫人和婴儿的贵相,正大惑不解,原来都和您有关啊!阁下之相极为尊贵,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刘邦听了非常高兴地表示:
“如果真如老先生所言,有显达之日,绝不忘您的恩德!”
后来,刘邦即帝位,便派人四处寻找这位老翁,但再怎么努力也见不到他了。
或许也正是一再出现“贵相”的说法,让刘邦能够坚忍不拔,愈挫愈勇,终至成其大功。
不过经由这些事件,刘邦也的确有了改变。
虽然浪荡的时间少了,但因担任亭长需要结交黑白两道,使他不只拓展了人脉关系,也使自己的器量更大了。
连萧何都感觉到刘邦的领导魁力愈来愈成熟了,他对朋友表示:
“刘季看来没有特别才能,但如同一个空虚的器物一样,反而更能兼容并蓄各色各样的人才,能吸引更多人支持他,正是他更容易成功的有利条件。”
没有立场,没有包袱,以及豁达开朗的个性,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