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看着桃琴越来越有猫样,九姬轻笑出声,倒是惹来伍子曦的一阵侧目。
“阿九笑什么?”
九姬回神,摇摇头说:“没什么,涂归说的不错,也许是该回京去。”
伍子曦面露喜色,笑着说:“那敢情好,路上少元也有个伴儿。”
“九姬何时说要与涂归一道了?涂归赶时间,我可想慢慢走呢!”不留情面的将话驳回去,也不管别人是否尴尬。
伍子曦仿佛习惯了九姬这般说话,面上没有丝毫动容,依然笑嘻嘻的说:“不赶不赶,反正回去早晚都是一样,不如陪着阿九看风景。”
九姬抿嘴一笑,歪着头看他,很快就猜到他打的什么主意。挑眉,不置一词。
又说了会儿话,倒是觉得乏了,打了个哈欠,没等她开口,伍子曦就自觉地先说话。
“时候不早了,阿九早点休息吧。”起身,走到九姬身边,随手抽走九姬手边的那本《大彝游记》,又说,“这游记即便是看了,人未到也领略不出真谛。若是有机会,倒是可以一同去走走。”
九姬微微点头,其实不曾在意伍子曦说的是什么。反观伍子曦,似得了什么保证,眉眼都要挤到一处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迟了,困了,更晚睡觉
二月二别院起风波
九姬这一慢慢走,直走到正月过去,上灯那天一行人还在出了扬州不远的一个小镇,过了一个简单朴实却温暖的十五。经久多年,每当伍子曦回忆起那年的上灯节,都会会心一笑,少了那时的欢乐悲喜,他的人生无法称之为完整。
一路上,伍家派了几批人,从请到催,伍子曦就是不理。若不是最后宣帝直接圣旨下到,命不得错过二月二龙抬头的祭祀农神,这一行人还有的磨时间。
二月初二是春开解冻,阵雁北飞,犁牛播种的好时节了。《大彝农训》载,每岁仲亥日,皇帝到先农坛祭祀农神,后到一亩园扶犁耕田。据说,农神殿还挂着一幅《皇帝耕田图》,画中是一个头戴王冠、身穿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把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在撒种,牵牛的是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题诗:“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大彝重农事,故此先农坛祭祀农神是一年开春的头一件要事,百官不得缺席。伍子曦自然知道,不过是故意拖延,好避开一些“麻烦”。正因此,祭祀农神一结束,他就溜了,美其名曰去参加花朝节。
二月二亦是花神生日,每年此时,大彝青年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与祭祀农神一样取个一年风顺的好兆头,不过一个是皇家、一个是民间的区别。
九姬自是不可能与伍子曦一道去参加先农坛的祭祀农神,却也没有回胡府,而是命胡诚先行回去打点,自己领了小蝶去了金钗别院。
大白天的,理应是金钗别院较安静的时候,九姬到的时候还没进门儿,就听到里面吵吵嚷嚷的声音,微微皱眉,冷哼了一声,示意小蝶去敲门。
一院子的人未料到九姬的突然造访,乱七八糟拿什么的都有,正中间一身红衣的女子最是扎眼,就那么愣在了当场。
九姬扫视一圈,有些面孔生的很,看来真有人准备给她来个釜底抽薪呢。
霓虹躲在人群后面,看到九姬的时候心“砰”的一跳,第一反应是更往人群里躲。心里暗喊,姑奶*奶呦,不是说不到三月不会回来吗?这可让她怎么解释啊!
九姬暗自撇嘴,那么胖的身体还想躲?不过知道躲就说明还晓得怕。
“霓虹妈妈,这么热闹是要去哪儿啊?”
眼看着躲不过去,霓虹只好挤出笑脸走到九姬面前,微微服身,说:“小姐回来啦?”
九姬冷眼过去,比窜进脖子里的北风还冷。一句话没说,径直往内院儿去。周围有怯怯私语声,亦是充耳不闻。
霓虹尴尬异常,这会儿却也不敢多嘴,一边跟着进去,一边冲一旁的红衣女子摆手。
九姬却仿佛身后长了眼睛般,突然转身,对红衣女子说:“红绸姐姐也一起来吧。”顺带目光又溜了一圈众人,索性大方的说:“诸位姐姐若是好奇,也可以同往。”
这金钗别院的事情九姬是许了霓虹大多可自理,平时也少往这边来,可谁知离京数月,这院里的人竟然被霓虹换了近大半,而且摆明了不想她知道的样子。这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