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世事无常、肺腑交代!(第1/1 页)
世事无常。 李靖不知道的是,罗艺大军的情况比他推测的情况还要糟糕一些。 此刻,幽州大军中军营帐内,诸将尽皆汇聚到了此处。 满帐都是铁甲,森然寒光在火光中闪烁,一名名将领的脸上神色都颇为的严肃,此刻尽皆都望着上首背对他们而立的罗艺。 “大王,粮草最多就只能支撑明日半天的时间了。” “部分士卒似乎已经察觉到了粮草的不足,军中这两日隐隐有流言在暗中传播。” “士卒们虽然仍旧镇定,但是士气多少受到了影响。” 薛万彻有些无力的对着罗艺禀告道,纵然他勇猛无敌,可是面对眼下的情况也是束手。 其他的将领都没有说话,但却是齐齐的望着罗艺,等待罗艺的决定。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经过了这么多天的对峙,不止是士卒,就连他们这些将领里面也有人已经开始动摇了。 这里毕竟不是幽州。 罗艺已经无法掌控他们的生死,他们心中对于罗艺的畏惧随着日子正在一点点的减少。 更何况现在的情况来看,就连他们的大王罗艺自己也不是那么的坚定。 这才是对于麾下这帮将领们信念最大的动摇。 军队就是慕强的地方。 若是罗艺信念坚定,哪怕他们这帮人明知道跟随罗艺反唐是错的,也会坚定不移的跟随罗艺。 但是,现在罗艺却是没有了当初起兵时候的坚持,反而变得犹豫。 这就等于彻底的在众将面前暴露出了自己的软弱一样,威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点点的崩塌。 只是罗艺的余威仍在,此刻也还未彻底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所以众将即便是心中有了他念,也只是偶尔浮现罢了。 大帐内寂静了下来,谁都没有说话,只有大帐内烛火在闪烁。 下一秒,罗艺的声音在他们耳畔响起:“无需隐瞒士卒。算算时间粮食明日就到了。最迟晚上就能抵达大营,告诉士卒们无需惊慌。” “士卒们明日依旧按照往常那样埋锅造饭就是了,也不用克扣士卒们的口粮。” “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说话间,罗艺转了过来,面色严厉的扫过下方在座的所有将领。 “遵命,大王。”所有人哗啦啦一下站起来,齐齐拱手应和。 罗艺点了点头,旋即又问道:“这两日唐军李靖可有其他的动静?” 薛万彻当即回道:“没有。长安方向也没有其他的兵马到来。” “嗯。”罗艺闻言点了点头,旋即沉默了一瞬,对着下面众人说道:“万彻留下,其余人都退下吧。” 听到这话,众将对视了一眼,旋即对着罗艺拱了拱手,鱼贯退出了大帐。 霎时间,大帐内就剩下了罗艺和薛万彻两个人。 等到众人的脚步声彻底远去,罗艺方才对着薛万彻说道:“大军军心散了。” 薛万彻闻言,神情动了动,但却是沉默了下来,这几日大军的情况如何,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只是不愿意说罢了。 但是,罗艺可不知道他心中想,只是一个人接着话说道: “从一开始我就错了。我不该将希望寄托在河北大军的反叛上。更不该就在豳州这里停留。甚至我也不该心中存着那些犹豫。” “若是一开始我就带领你们直杀到长安城下,情况或许比现在要好上许多。” 薛万彻听到这里,顿时打破了沉默,拱手道:“大王,现在带上将士们直扑长安城也不迟啊!更何况,河北大军说不定已经反叛,我等仍旧还有机会啊!” 但是,罗艺却是摇头道:“没有机会了。士卒们现在纵然跟随我前往长安,可他们也不会听从我的命令去攻城了。” 薛万彻不解:“为何?” 罗艺望着他,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说道: “你还没有明白吗?将士们已经累了,不愿意在做无畏的厮杀了。” “而且,河北大军此刻都还没有消息传来,那就证明他们已经不可能反叛了。我终究是低估了李世民的手段!也小瞧了如今的大唐!” “大唐建立十载不到,可如今却是已经深入人心。或者说天下人都已经累了,大唐给了他们难得安宁,所以他们已经开始拥护大唐。” “我幽州也不例外。没有人知道我们幽州儿郎吃过的苦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面对胡人的骚扰,儿郎们更希望过上安定的生活,让家人能够如这一路所见的村庄、城池一样。” 有谁会比他更了解幽州士卒们呢? 幽州士卒们那么强悍,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被逼出来了,若是不凶狠,那么他们的家园就没了。 可他们也同样最是珍惜那些来之不易的安宁。 也更加愿意屈服所谓的大义名分! 不过这一切说到底,还是他这一路上有所犹豫,没有第一时间放开兵马。 若是当初没有那么多的顾及,干脆果断的撕破脸,直接率领大军厮杀南下。 此刻,他绝对不会陷入这样两难的境地。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