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页)
可以帮助贫困家庭,并且不会减少低技能工作岗位,不会增加产品成本,使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真正得到帮助。
第6章 最低工资制、租金管制和环境保护:缘何政策倡导者不谈成本与收益(2)
租金管制是另一个事与愿违的例子,有着良好的意图,结果却帮了倒忙。道理与最低工资的一样,如果政府的租金限价低于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房客需要这样的房源,房东却没有积极性增加供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防止住房成本飙升,许多大城市如纽约、旧金山和华盛顿都出台了租金管制法律。本意是让穷者有其屋,但租金管制导致了住房短缺,打击了房地产投资的积极性,且受管制的住房质量差强人意。在实行租金管制的城市(如纽约)的房屋维护难以为继,住房供不应求的矛盾在贫民聚居地尤为突出。反对者认为租金管制会使城市加速走向没落。
与最低工资制极为类似,由于租金管制并不是针对扶贫的政策,富裕家庭同样从政策中受益(纽约州的一位著名的众议院议员同时拥有4套租金控制公寓)。而且,租金控制使已经拥有公寓或住房的家庭受益,而尚无住房的家庭依然没有得到实惠。最终租金管制城市中非管制片区的租金价格高于不实行租金管制的城市的租金价格,因为管制会大大减少出租房屋的数量。
更好的办法:租金补贴,比如仅发给贫困家庭住房优惠券,居住地点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与房租管制不同的是,租金补贴不会减少住房的供给,也不会导致住房存量质量下降。
事实上:如果是为了帮助穷人,那么收入补贴远比规定最低价格(如最低工资)和最高价格(如租金管制)有效得多。但归根到底,政府干预市场带来的扭曲和损失还是会大于收入补贴政策带来的收益。政府偏好价格管制,或许就是因为收入补贴政策的成本是直接的并容易测算,而价格管制的成本是隐性的并很难测算。所以,对于多数人而言,经济政策越透明越好。
环境保护主义者避讳的问题:环境亲善政策收益总是大于成本吗?
经济学家反对 “绿色”环境行动是基于以下这个严肃的问题:绿色政策的收益总是大于成本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