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括战争)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在现代,一个*制国家不会发生饥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当今社会,一个市场机制运行良好的国家不会遭受饥荒。
环境破坏
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唯利是图的厂商(或者说是自由市场制度)应该对当前环境的恶化负责任。但历史证明计划经济国家比资本主义国家应负更大的责任,即使是今天,计划经济每单位产出的污染也高于自由市场经济。
污染的社会成本大大超过私人(个人)成本;这意味着存在一种内在趋势,就是家庭和厂商从事的活动(比如,驾驶高油耗车辆或使用高碳燃料)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有损社会的整体利益。在最发达、*制和自由市场的经济体中,寻求更为洁净环境的政治压力导致了政府干预:管制(如排放控制与经济燃料标准的制定)和税收(汽油税或碳税),这些措施使个人的污染成本接近社会成本,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的缺陷。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70年代早期开始,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保护环境的积极行动促成了政策的变化,使水、空气等的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计划经济体系中不存在类似的纠错机制。集权政府(*制)基本不考虑公众基本生活需要,诸如更洁净的空气和水之类的诉求。政府所有和经营的企业几乎不必为他们的人和行为负责,尤其是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不负任何责任。领导者尤其将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置于首要位置。
近半个世纪以来,沿袭了计划经济下的陋习,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污染者之一。前苏联领导人想当然地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计划经济下的俄罗斯完全无视环境灾难,典型的事例有:河流、内海和湖泊的野生生物的减少(由于化学物和其他污水的排放引起);咸海的干涸;许多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相关指标低于最低标准数倍;成吨的化学和核战废料被秘密地埋在无数个处置场地。计划经济体制下对环境与人的生命极端不负责任的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央政府甚至都不愿意承认这次事故的发生并且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导致事故死亡人数急剧攀升(约有10余万人)。陋习难改,俄罗斯至今仍是最大的肇事者之一。
第5章 饥荒、环境破坏和金融危机:政府失灵猛于市场失灵(2)
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只得到政府些许帮助的自由市场的环保记录远远地优于政府大量干预的经济体。图5�1显示了市场自由度与环境洁净度之间的关系。
图5�1自由市场与环境状况
资料来源:The Economic Freedom of the World 2006; Academic Foundation;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Yale University and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Information Network(CIESIN);Columbia University; Pilot 2006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金融危机
过去(或现在)对自由市场的批评都以金融危机为例说明自由资本主义的危害。但一个世纪以来的许多(即使不是大部分)最严峻的金融危机是由政府推波助澜造成的(即便不是由政府直接造成)。这里举几个例子:
大萧条: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导致经济的下滑,但经济状况的恶化很大程度上归咎于美联储的不作为和胡佛政府不当的经济政策,包括实行保护主义(《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引发的贸易伙伴之间的报复,导致世界贸易的缩减。
日本资产泡沫的破灭和“失去的十年”:1989年年底,日本银行提高利率导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不过日本并没有经历类似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接下来的15年中经济增长年均仅1�5%,远低于平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日本银行持续保持高利率,还由于日本的财政部不允许快速解决银行危机——换言之,不允许关闭资不抵债的银行和公司。
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虽然这次危机(和其他新兴市场危机相比)被认为是国际投资者“热钱”的快速流进流出引起的,但墨西哥政府的下列举措引发了这次危机:(1)发行巨额以美元计的无法偿付的短期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