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4 页)
士军刀逊色的太多了。
中国最新型军铲,又叫中国万能军锹(qiao),代号wjq…308,具有十多种功能,体小质轻,坚固精密,有挖、锯、砍、切、钳、剪、抠、钩、撬锤、量、铛等十多种军用功能,其中最出名的叫做“野马军锹”,专供给于野战部队使用。
中国军铲全长仅60厘米,而且铲头可折叠,折叠起来后更是缩短到40厘米,十分方便单兵携带,说是军事万能工具一点也不夸张。
常三郎在特种训练时就用过这种最新军铲,不过那还是不成熟的版本,在铲刃锋利程度、锯齿角度、卡钳口径还有尺寸方面都不如这把正宗的军铲,全铲头用精钢制造,铲刃和锯齿更是加入了高强度合金,比菜刀锋利1000倍,可拉锯钢条,锯齿丝毫不会损坏。
小玉摸了下军铲的刃,顿时把黑眼镜吓的赶忙跑过来一把将她拉了过来:“胡闹!军铲是随便可以用手摸的吗?!”却是心疼的拿起小玉的手看,却并没有发现流血了什么的,这才放心下来。
小玉弯起大眼睛笑眯眯道:“我只是想看看它有多锋利吗,我没摸到它的,咯咯!”撑开黑眼镜的大手抱住常三郎的腰藏在身后。
黑眼镜训道:“以后不许再这么胡来了啊,记住,你给我好好看着这丫头,常天!”
常三郎笑道:“我还从没见过她受过伤呢”
“那也给我看好!”
“是!营长!”
常三郎立正敬了个军姿,嬉皮笑脸说道,黑眼镜看这两个小鬼没个正经,也不再多管,转身继续去检查枪械。
大货车开始陆续开出了这个旧轮胎厂,待到中午时候,所有的枪支弹药、侦查器材以及一些辅助设备都清点完毕,共有枪支2000支,弹药八十箱,防弹衣200只,监视型大雷达两台,小雷达40台,声学,光学,电磁学,热辐射仪器80部,军用笔记本电脑10台,防弹汽艇皮30张,滑翔伞50架,另外还有十大箱子各种野战药物,医用器械等工具。
所有的这些东西是利剑特种部队在日本为期一个月内侦查任务的全部物品,必须藏好,并且随时留守看守人员,因为这是他们侦查任务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利剑特种部队此次侦查的主要地区是日本本州岛和四国岛的西部沿海军事基地,这里驻扎了日本40%的自卫队,包括陆海空三军和各个特种作战部队。
当然,大多数他们是不知道具体情况的,国家提供给他们的也只是大概位置而已,他们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不惊动敌方的情况下摸清楚这些军事基地的军队部署,武器部署,港口,军事装备规模,主要设防地点,以及一些人事方面的情况。
任务量之大,行动之危险不言而喻。
但他们不惧,因为他们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利剑手枪特攻队”!
他们手中拿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枪,脑中有的是最全面的侦查知识,依靠的是最丰富的侦查经验,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特种中的特种!
他们的口号是:没有找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没有不可能的!
(好了,口号咱喊喊就行,下面正题)
中午紧急用了午饭,下午整个手枪营就开始了准备工作,下午5点,利剑出发了!
视线回到国内。
中国主战派上将、军委副主席郭xx将军的办公室内。
下午3点。
“上将,不能打,还请三思呀!”
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头,面容却似只有30多岁的中年人,额头上也没有丝毫皱纹,但是历经世事的眼睛里充满了智慧和仁慈的光芒,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似乎装着一个盘状物,身上穿着旧时的中山衣,仿佛已经很有些年头了。
郭xx上将背着手边走边思考着刚才白胡子老头的话语,似乎心里有几分动摇,不过想了想战事已经准备就绪,现在是搭箭在弓,不得不发的状态,而且这个老头说的话能让人相信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端起办公桌上的茶杯轻轻喝了口,看着从胡子看有七八十岁的老头说道:
“你说你已经占了一卦,有何证据?”
郭xx看着白胡子老头左手抱着的盘状布包,猜着里面是个什么东西。
青布白胡子老头右手伸进中山装怀中拿出一本厚皮笔记本说道:“一切玄机,尽在此书,相信上将也知道这本书的来历。”
郭接过两指厚的笔记本打开第一页,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八卦”二字,下面正文却都是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