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页)
友好同盟条约最后签字了。
如果来自巴黎的这个报道属实,那么苏联的边界事实上就推进到长城。对此,华盛顿方面的报道认为美国对此有功。当有关苏联对中国提出种种要求的消息传到波茨坦的美国代表团后,美国坚持认为东满与南满的铁路应由各国自由使用。美国还坚持门户开放政策应适用于旅顺和大连。苏联同意了。
在华盛顿,宋子文与杜鲁门总统和贝尔纳斯国务卿进行商议,那里广泛认为中国对这个条约不满意。这当然是确实的。宋子文签订这个条约虽然给蒋介石一个喘息的机会用以加强政府的力量,然而这个喘息机会成功与否还有一部分要看中国在经济、财政、外交各方面得到美国多大的帮助。
中国终于获胜——在战场上和外交上的双重伟大胜利。她的未来仍面临未知因素,正如当前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不论大小都面临未知因素一样。但近代史上这个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从未像今天这样走进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外国入侵与西方帝国主义的干涉,中国终于成为自己祖国和命运的主人。
这个重大的时刻降临于芷江,华中一个沐浴在阳光下的盟军空军基地。一架日军飞机盘旋后着陆。中国军人等在机场上。
侵华日军参谋副总长今井武夫少将,手扶在镶有宝石的大号指挥刀上,坐进一辆中国军用吉普车。中国和日本军人没有相互敬礼。他的6位随员及其行李(公文包、茶叶筒、果汁饮料、美国虾肉等)紧随其后。
在一株鲜花盛开的樱桃树下,毫无表情的中国侍者为毫无表情的日本军人端上中餐。饭后日本军人被带到副总参谋长何应钦上将的司令部。
何将军在敌人走进来时并未起立。在这之前,已经伴随着无数杯茶水起草了停战条款。当敌人交出一张侵华百万日军兵力部署图时,何将军的助手们打破平静,高兴地拥上前去观看。
两天之后,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中将同意将其部署在北起中国东北、南至台湾和印度###的百万陆海空军全部投降。第二天,总司令蒋介石的政府军进驻南京。他们曾在7年9个月零5天之前被迫离开南京,南京随后发生了一场令世人震惊的惨案。
“好,好!”在临时首都重庆,蒋介石总司令一个星期里大显政治家威望。他在中央政府办公大楼举行的简短仪式上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当他放下笔时,轻轻点点头,自言自语:“好好,好好!”一副心满意足的神态。
在国防委员会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联席会议上,蒋介石总司令作了一个关于外交政策的划时代的报告。在这之前,蒋总司令干练的内兄宋子文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互助条约。
在会见《时代》记者时,蒋表达了自己的以及国家的希望:“我十分乐观。”在与中国共产党举行重要会谈之前,他对建立和平统一充满了希望。中共方面要求推迟召开国民议会讨论组成立宪政府一事,他相信自己的力量能说服他们。他说:“国民议会将如期召开。”
蒋认识到国内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恢复到正常状态可能只要三五年时间。但他的注意力在有关中国的国际地位的长远问题上。
他说:“对我来说,战争胜利意味着真正重建的开始——无外来干涉的经济和政治建设。”他在强调“外来干涉”时,明显体现出来他对中国新获主权的自豪感。
百废待兴,国共议和
中国的普通民众,饱尝抵抗外国入侵的艰辛,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后欢喜若狂。然而,经历了长年暗无天日的生活之后,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位重庆的人力车夫,面对贴在墙上潮湿的报纸,喃喃地说:“日本投降了,我们能回家了吗?”在大街上,在市场里,在茶馆里,在政府办公楼走廊里,到处都回荡着这句话:“日本投降了,我们能回家了吗?”
在内地后方,从重庆到昆明,远离家乡的中国人变卖自己简单的家具,准备重返家园的长途旅行,准备继续那既痛苦又幸福的人生故事。一些人聚集在长江岸边,寻找船只顺流而下。另外的人用手推车或步行沿着公路行进。约有2500万之众的人潮,他们曾经穿过相当于半个美国大的国土面积从沿海来到内地,现在开始重返家园。
如同中国有众多的省份一样,和平的前景也各不相同。喜爱吃面条的北方人,黄河流域高大剽悍的人们返回他们凉爽的故乡。在北平,人们吃大蒜、手掌里玩弄核桃、逛天坛、游古代宫殿、下午带鸣鸟遛大街。
喜爱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