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第2/4 页)
的运动。印度有二十七宿的划分方法。它是将黄道分成二十七等分,称为“纳沙特拉”,意为“月站”。二十七宿的全部名称最早出现在《鹧鸪氏梵书》。当时以昴宿为第一宿。在史诗《摩诃婆罗多》里则以牛郎星为第一宿。后来又改以白羊座β星为第一宿。这个体系一直沿用到晚近。
印度二十七宿的划分方法是等分的,但各宿的起点并不正好有较亮的星,于是他们就选择该宿范围内最高的一颗星作为联络星,每个宿都以联络星星名命名。印度也有二十八宿的划分方法,增加的一宿位于人马座a和天鹰座a间,名为“阿皮季德”梵文意为“麦粒”宿。”
龙大胆微微动容,“这么说印度历法也牵扯到二十八宿?”
范剑南却似乎早就知道了这个答案,点点头道,“这样一来就讲得通了。”
“印度秘教的传承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从西藏的时候就开始卖关子,到现在了你还憋着不说?你这不是吊我胃口么。”龙大胆急着道。
范剑南微微一笑道,“别急,我们很快就会知道的。对了,龙教授你们的星图破解工作完成的怎么样了?”
“这是最后一张。”龙歌把一张记载着很多数据的纸张放在桌上。“按照你方法,我们在昨天下午破解出了全部的二十八宿图,然后进行了飞星重排,得出的结论。”
范剑南点点头,看着那页纸皱眉半晌。然后走到了一幅进行放大过的地图前,用一把直尺和圆规进行作图。经行了一系列的复杂演算之后。他用一支笔在某个位置上画出了一个圈。
众人都有些惊讶地看着他。冯瑗试探着道,“你认为湿婆神庙就在地图上标注的这个位置。但是你划出的这范围也太广了吧?”
“因为确实就是这个位置。”范剑南缓缓道,“这些数据的本身并没有实际的含义。但是它们一旦结合了喜马拉雅山的某个点就完全不同了。就能以这些数据的夹角和距离,来推算出这个特定点的位置。”
“相当于某种极坐标?”龙歌的眼睛一亮。
“这不太可能吧?古人能懂得这些先进的数学知识?”龙大胆愕然道。
龙歌摇头道,“很有可能。希腊人是最早使用了角度和弧度的概念。古代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制成了一张求各角所对弦的弦长函数的表格。并且,曾有人引用了他的极坐标系来确定恒星位置。尽管最终并没有建立整个坐标系统。印度的文明要更早,不能排除他们也有这方面的记载。”
“古代人对于数学和历法的研究绝对不是闹着玩的。实际上他们都是经过了精密复杂的计算。就像我的卦术,看似不可思议的准确,但是依然逃不脱一个算字。”范剑南点头道。
龙大胆讪笑着道,“也许吧。我小学的数学成绩一塌糊涂。所以,对我来说,一听到是数学,那肯定是先进的知识。”
“不过这么大的范围……”甲子旬皱眉道,“难道我们要一点点的找么?这可是在喜马拉雅山区。”
范剑南摇头道。“也许并不需要。我之所以画这么大的范围,是因为有一点我们还没有明确。”
“什么?”甲子旬皱眉道。
“这是记载在印度秘教世代相传的湿婆臂环之中的,而且他们指出了一个点,是喜马拉雅山的最高点。”范剑南缓缓道。
“珠峰?喜马拉雅的最高点,你是说湿婆神庙在珠穆朗玛峰上?”龙大胆骇然道。
范剑南摇摇头道,“当然不是,珠峰只是用来确定这个极坐标的原点。以此为原点的方位夹角和距离,才是最终确定湿婆神庙的地方。也就是这条线所指向的位置。”
“原来是这样,你画这么大的范围,我还以为要在珠峰上来个地毯式搜索。”龙大胆苦笑道,“那鬼地方,是人能上去的么?”
“现在我还有一个问题,只有最终解决了这个,我们才能完全确定湿婆神庙的具体位置。”范剑南缓缓地道。
“还有什么问题?”龙大胆愣愣地道。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并非一直如此,据我所知,它的高度是在不断增长的。这座世界第一高峰,现在每年依然在增长1。2厘米。也就是说在古人在设立它作为坐标原点的时候,它的具体高度我们还不确定。”范剑南想了想道。
“这个好解决。”龙歌突然一拍大腿道,“你看刚才你问我的那个问题。关于印度古代历法,既然印度秘教能够用这个来制定他们的宗教仪式。那肯定就是在这个历法成熟并且广为使用的年代。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这个大致的年代时间,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