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爷啊,你这是要了我的命啊!”
这个人就是颜回。
颜回究竟何德何能,让孔子如此厚爱呢?孔子对颜回有不少评价,散落在各典籍之中,下援引一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第六篇)
环境艰苦,别人忍受不了,但颜回能从中发现乐趣。这有点像《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不管环境如何,始终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快乐,并安心工作,这是上司欣赏的。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史记》)
颜回还是个能团结人、凝聚人气的家伙,自从有了颜回,其他同事之间、同事与上司都更加亲近了。能凝聚人气的人,肯定是当上司的料了,孔子很可能将其作为接班人培养,没想到天妒英才,颜回英年早逝,难怪孔子说老天爷是在要他的命啊!
注意这句话:“不迁怒,不贰过。”什么意思?就是不迁怒于人,自己犯了错,自己承担,从不拿别人出气;另外就是同样的错误从来不犯第二次。“不迁怒”,说明你是一个有涵养、有担当的人,这样你才值得依赖,并且能服众;“不贰过”说明你是一个有心人,不光有心,且能用心做事。
“不迁怒,不贰过”这六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难怪孔子感叹,颜回去世后,再也没有人能做到了!但是如果你能记住,并且尽力奉行,那你一生将受益无穷。
你可能说,人家一个是圣人,一个是贤人,咱们普通老百姓能做到吗?其实,孔子最初并不看好颜回。颜回上课认真听讲,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孔子觉得这小子比较愚钝。后来孔子通过课余时间观察,才发现颜回是个可造之才。圣人、贤人也不是一天炼成的。
我们不奢望能做圣人,如果你还做不到“不迁怒,不贰过”,那么请至少做一个勇于面对事实、敢于担当的人,千万不要推脱,千万不要敷衍塞责,因为那样是在放弃你自己。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脸皮——薄厚要适度
初入职场的朋友免不了要犯错的,犯了错就可能被批评,不同的人面对批评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反应多半都体现在“脸皮”的厚薄上了。
新人大都脸皮很薄,往往说几句就挂不住了。一挨批评眼睛就红了,单田芳老师称之为“血灌瞳仁”。这一眼红,后果往往不可收拾。最常见的就是一甩袖子走人了,把老板炒了;更甚一点的是与上司大吵大闹,搞得公司内外满城风雨;还有甚者拳脚相加、兵戎相见了。
由此看来,脸皮太薄是不行的。你在这里混不下去,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如果你在哪里都是一副说不得的架势,那也就没有人能用你了。
还有一种脸皮稍微厚点,血没灌到眼睛中去,都涌到脸皮底下了。这种人没有逆反,但一挨说脸皮就红了。等事情过去了,上司再见到的时候,脸又红了。这种人往往心事很重,被批评后很长一段时间极度自责,久久不能释怀。他们总是在想:“完了,上司批评我了,我在上司心中的印象肯定糟糕透了”……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一般情况下上司都是对事不对人的,事情做错了,改正了就好。没有必要深深自责,这种情绪会困扰你接下来的发挥,上司也不会因为一件事就给你贴上标签。你要学着皮实一点儿。
脸皮再厚一点儿的,被批评的时候就看不到脸红了。但一般的时候会低下头,对批评表示诚恳的接受。但这类人中还是有区别的,一种人诚恳地接受批评之后,会记下自己为什么犯错,并极力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前文中提过的“不贰过”;另一种人虽然认错态度很好,表面上连连答应,但实际上没往心里去,没过几天错就又出来了。
认错态度好固然重要,但关键是要“长记性”。你可能以为这是一个小错,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一次次的小错,很可能累积成一个大错。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早年,公司中有一小兄弟,为人机灵,做事手脚麻利,但时有毛糙。每次说的时候,他都是一脸诚恳地说“嗯嗯……好好……下次一定改”。最后,这个小毛病砸了他的饭碗,仅仅因为一个错字,被大客户投诉,公司上司只得将其开除。
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仍是我心中的痛。我那兄弟脸皮厚得可爱,但如果能长点记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