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程书记,这……”
“噢,”程海岩轻描淡写地说,“牛昕同志有个信访件正在核实。所以,我认为这个时候推荐不太合适。”
王鹏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小声问:“问题严重吗?”
程海岩很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王鹏志很不自然,赶紧补充说:“牛昕同志是我们在工交系统培养多年的一个典型。这次,他要是不上,名额恐怕要瞎了,我们没有准备第二人选。”
程海岩不动声色地说:“牛昕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
送走了客人,他又看了一会儿书。上大学时,他就对马尔克斯感兴趣,尤其是这本《百年孤独》,书中马孔多人对吉普赛人的磁铁和冰块的描述让他浮想联翩。他煮了一碗面,打发了周末的晚餐,然后出门散步。
浑江市的秋夜是小商小贩的天下。程海岩所在的小区,住的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但小区的门口还是商贩云集。卖瓜果小商品的且不说,紧贴着栅栏的区域竟然被几个狗肉贩子给占领了。这几个卖狗肉的穿着不伦不类,个个贼目鼠眼。程海岩总怀疑他们是混混。听小吴说,浑江市有个偷狗团伙,专门到乡下偷农民的狗,杀了卖狗肉。程海岩让城管的人过问过,是不是不要在小区门口卖狗肉。负责城管的人调查一番后告诉他,这狗肉摊还真不好管,韩主席是这肉摊的主顾。
程海岩不好再说什么。城管所说的韩主席,是市政协刚刚退下来的韩维田,他中学时的政治老师。韩主席喜食狗肉喝小烧。这是浑江市公开的秘密。每年雪花一飘,韩主席都会兴致勃勃地杀一条狗,招待关系近的市级领导。程海岩和他是师生关系,自然也在邀请之列。程海岩不吃狗肉,碍着老师的面子又不得不来。所以,每次参加这样的聚会,都有一种活受罪的感觉。
从密集的商贩间挤出去,程海岩来到路灯昏黄的大街上。自从在市医院当牙科医生的妻子去法国进修以来,他习惯了一个人在大街上散步。他发现,早晨散步时总会遇到熟人同僚,而晚上在大街上遇到的都是退休老人。晚上散步不利健康吗?当然不是。他想,大概是在位的同志晚上都有各式各样的应酬,回家太晚,想散步也散不成了,只能选择早晨出来。
刚走出不远,一辆小车追上来,停在身边。韩主席摇下车窗,对他说:“别走了,上车。”
韩主席说话干练,几乎没有半个废字,口吻不容商量。“给你家里打电话,没人接。我猜你是出来散步了。”
程海岩上了车,问:“这是去哪儿呀?”
韩主席笑眯眯地说:“品尝普洱茶。”
程海岩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他最怕韩主席拉他去吃狗肉喝烧酒。韩主席酒量大,且喜豪饮,倒在他杯下的市内外领导不计其数。程海岩曾开玩笑说,韩老师教了他许多知识,就是没教他喝酒的本事。
韩主席把他拉到西山下一个叫做国际写作中心的山庄别墅。别墅不大,十分有味道。青一色的歇山式木刻楞建筑,勾檐连脊,曲廊弯榭,置身其中,恍若坐享阿房宫一般。建筑四周栽植了大片雪松,墨绿色厚密的枝叶遮住了别墅的窗户,给古朴的建筑添加了几分神秘。
鼓掌 第一章(6)
胖乎乎的财政局长朱雨祥已经站在别墅门口。他一身白色的休闲装,更加给人圆而粗的感觉。好像刚刚洗过澡,头发还有些湿,鼓胀的脸上有着条条潮红,看上去像个朴实的南瓜。他握住程海岩的手说:“我请领导喝茶不喝酒,程书记是不是该表扬我?”
程海岩没想到朱雨祥会在这里。朱雨祥这么一说,他也跟着开了句玩笑:“朱局长,有的茶可是比酒贵呀。”
“你说对了,程书记。今天请两位领导来,就是淘了点好普洱。好茶会好友嘛。”
韩主席显然觉得朱雨祥这话有点过头,有拉高自己的嫌疑――下级怎么能对上级套朋友呢?便在一旁道:“有话进去说吧。”
朱雨祥领着两人来到一间日式包房。一个穿着和服的女服务员正跪在榻榻米上候着。茶几上玻璃煮水壶、宜兴紫砂提梁壶、三盏骨瓷盖碗杯和一个土陶公道杯,很讲究地摆放着。程海岩看到,一个银质的盘子上,搁了一块槽子糕般大小的普洱茶和一把古币形的不锈钢茶刀。想必这就是朱雨祥的那块普洱茶了。他环视房间四壁,古典风格的装修很有品位,对面墙壁上的一幅国画,给房间点缀出几许深邃。难怪要起名为国际写作中心了。来到这么个世外桃源,不会写文章的也能冒出点酸水,程海岩想道。
韩主席说:“老朱呀,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