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页)
望你外放到别的州镇当医学博士。”不管杜诚明白多少,罗姑娘一定懂他的意思。
果然,罗莎丽亚拉拉杜诚,两人一起向孙思邈行礼:“多谢祖师伯指点。”
孙思邈点头,杜诚倒是找了个好妻子。
“对了,如果你外放,不妨去并州。”对故人血脉,孙思邈仍想多嘱咐几句,“并州李大总管,与我是旧识,而且我们曾师兄弟相称,他会照顾你的。”以杜诚的性子,不会奉迎上司,大概只有徐茂公能不在乎这些。
“孙真人和徐茂公是师兄弟?”罗莎丽亚惊讶道,这个历史上可没说。
“我和茂公互相讨论医术,所以师兄弟相称过。”孙思邈微笑,李世绩原姓徐,字茂公,这些罗姑娘居然也知道。
“哦。”罗莎丽亚似懂非懂,野史中是传说孙思邈和徐茂公认识,难道就来源于此?不过徐茂公会医术倒是确有其事,中国一部由官方主编的药典,唐朝的《新修本草》就是由徐茂公总监编制的,而是他自己还写了一本《脉经》,可惜后世都失传了。
提到徐茂公,孙思邈也是感慨,论对医术的天份,徐茂公远胜于杜诚,只是他为官一方,无法悬壶济世,不过徐茂公镇守并州,挡住突厥狼骑,一样是在济世救人,自然不能怨他。
世上没有长生不老之术,孙思邈知道,有一天自己也会离开这个尘世,那自己一身医术怎么办?传下去不知能救多少人,他动了收徒之念,也曾开玩笑似和徐茂公提过,结果徐茂公帮他卜了一卦,说他日后的衣钵传人姓孟。
姓孟?孙思邈至今仍未碰上符合条件的姓孟的人,由于当时他是开玩笑提的,所以不清楚徐茂公是不是也在开玩笑,但对姓孟的人,孙思邈是格外留心了。
当然,孙思邈不会只执着于姓孟的人,不管他姓什么,只要对医术有心,刻苦好学,最重要是能视人命至重,贵如千金,他孙思邈都愿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杜诚宅心仁厚,自幼便学习医术,根基牢固,做传人也不错。只是杜诚家人和事业的重心都在长安,无法与孙思邈一样四海为家,只能暂时放弃。
……
送孙思邈离开长安后,罗莎丽亚和杜诚默默往回走,不舍的情绪缠绕心头,两人一时谁都没说话。
直到两人走过一片桑林,“桑椹?”罗莎丽亚看见树上垂着的紫红色果实,“我还以为都采完了。”
四月份,古代有喝桑椹酒的习俗,传能解百种风热。其做法是用椹汁三斗,重汤煮至一斗半,入白蜜二合,酥油一两,生姜一合,煮令得所,瓶收。每服一合,和酒饮之。
所以桑椹成熟后,都被采摘下来,晒干食用。
杜诚也抬头看桑树:“这应该是晚熟的,你看还有青的呢。”他卷起衣襟,开始爬树,“我给你采点。”
。
第三十二章 桑椹(下)
杜诚经常上山砍柴,采药,身手熟练的很,罗莎丽亚看他敏捷的爬上树,先用布条挂了两文钱当买桑椹的费用,然后采上一小堆桑椹,用衣襟兜好,再敏捷的下树。
真的好像猴子,罗莎丽亚眨眨眼。
杜诚不知她在想什么,用溪水洗净桑椹,然后才递给她:“走了一路,你一定渴了,吃点果子吧。”
“谢谢。”其实有个体贴周到的猴子也不错,罗莎丽亚又将桑椹分他一半,“你也吃。”她可没有吃独食的习惯。
两人边走边吃,再看着路旁农田耕种的人们。
这里充满田园风光,又空气清新,在这过一辈子,也没什么不好,罗莎丽亚微笑。
“罗莎,”杜诚的表情挺慎重,“有件事我想问问你?”
“你说。”罗莎丽亚不知他这是怎么啦,有些紧张。
“祖师伯说,希望我日后能去别的州镇当医学博士,可我仍想留在长安,经营杜氏医馆。”这个念头杜诚早有了,只是不知该如何开口,今天听了孙思邈的话,又触动了他那根神经。
“你是说,不想入太医署,也不想当医学博士,为什么?”罗莎丽亚不解,很多人挤破脑袋都想端上铁饭碗,杜诚有这个机会却要放弃?当然,她只是单纯不解,只要理由正当,她也可以接受。
“记得我和你说的,我崇拜华陀?”杜诚吐露心声,“华陀出身士族,却弃仕途而悬壶,因为他说过,世上追逐功名的人太多了,可是医术是贱业,没有人去学,而疾病流行,百姓痛苦不堪,他不愿袖手旁观。”
罗莎丽亚点点头,在古代,确实只有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