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3/4 页)
辩驳。
更有一种说法是日军过于强大,我同胞无力抗争,只能忍受。叶途飞当时看到这个评论帖子的时候,似乎有些相信,但之后又查阅了日军方面的资料,证实当年参与屠杀的日军兵力并不多,经常会出现三五个日军士兵押送几百名中国同胞的怪异现象。
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拼命?
此刻,当闫希文再次提及这段历史的时候,叶途飞的心中只有愤怒!他猛然站起身来,吼道:“杀一个不赔,杀两个就有得赚,中国人为什么就不敢跟小日本拼命呢?”
闫希文被叶途飞惊到了,他呆呆地看了叶途飞几秒钟,像是忠告,又像是自语,道:“抗日,不是个简单的事,是需要艰苦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先保护好自己,又怎么能长期持久的战斗下去呢?”
第一百三十八章 决定
叶途飞横眉怒目,手指闫希文,喝道:“抗日,抗日!就只是这么被动的抵抗么?为什么就不敢勇猛一些,主动出战,哪怕是两个拼一个,甚至是三个四个拼他小日本一个,还不能拼过那个弹丸之国吗?”
闫希文也有些上火,他反唇相讥:“你知道淞沪会战吗?两个拼一个?三个四个拼小日本一个?单就一罗店,死伤了多少中国将士啊!一个师上万人,还没上得了阵地,就被小日本的飞机火炮给伤了一半!拼,说的简单,又如何拼得过人家?”
血肉磨坊!
叶途飞的脑海中顿时出现了这四个字。
一个面积不足三平方公里的小镇,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超过十万人,历经一个多月的血战,阵地反复易手十多次,双方伤亡总数高达五万余人,其中**的伤亡数接近四万。
叶途飞无心回忆这场战役,他的心中只有屠杀了固庄的那个日军中队,他忍不下这口气。
“不用再多说了,我决心已定,三日内,必须干掉这个日军中队!”
闫希文知道,他无法改变叶途飞的这个决定,只能重重地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但闫希文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他坚定地认为叶途飞此举实属莽夫行为,搞得不好,很可能会因此而陷入被动,丧失了眼前的大好局势,甚至有可能会遭受毁灭性打击,丢了二郎山这块眼看着就要成型的根据地。
可是,依靠他个人的力量,他无法说服叶途飞,他需要帮手。
而此时,能给予他帮助的只有卫向东和欧阳雪萍。
彭友明和赵梓斌已于前几日离开了二郎山,彭友明临走的时候,交代闫希文,要对叶途飞多一些耐心,慢慢转变他身上的草莽习气,使他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革命者,一名能听党的话忠诚于党的优秀指挥员。
闫希文牢记了彭友明的这句话,所以,他适时地停止了和叶途飞的争论,他决定换一种思路来对付叶途飞,那就是欧阳雪萍。
闫希文迅速叫来了卫向东,和卫向东一起去了卫生所,找到了欧阳雪萍。
就在欧阳雪萍的办公室中,三个人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闫希文把事情诉说了一遍,然后征求那二人的看法。
卫向东率先发言:“我认为闫组长说得对,咱们现在还不能跟小日本死拼,还有,闫组长认为这可能是高桥信故意激怒叶途飞的所为,这也很有可能,若不及时劝阻叶途飞,就很能会上了高桥信的当,到时候吃亏的就是叶途飞和咱们了。”
闫希文卫向东和欧阳雪萍被上级安排留在二郎山,称为二郎山工作小组,闫希文任组长,因此,卫向东改了口,称呼闫希文为闫组长。
欧阳雪萍不懂军事更不懂战争,她在个人情感上是支持叶途飞的,但在工作情感上,却又支持闫希文,因此,张了张口,但没说出话来。
闫希文并没有勉强欧阳雪萍立即表态,而是进一步引导欧阳雪萍:“中日之间的这场战争,很明显,敌强我弱,硬拼的话,吃亏的一定是咱们。所以,**才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思想,不单是在正面战场上迎击敌人,更要在广阔的敌占区开战游击战,反动群众,建立更多的根据地,使得小日本陷入一个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而要实现这个伟大战略,就需要全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联合一切抗日力量,组织成抗日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军的侵略。而叶途飞正是我们需要团结的武装力量。这股武装力量的存在,对我们开展这一地区的革命工作,发动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若是叶途飞一意孤行,遭受了损失,不单单是他个人的损失,更是我党的损失。雪萍同志,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