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在会议期间,华盛顿与其他代表一致认为,北美殖民地人民是一个独立整体,是一个不同于英国人的崭新民族,他们自称为“美利坚人”。大陆会议通过《权利宣言》,宣扬北美人民具有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大陆会议结束后,弗吉尼亚各地纷纷成立民团,大家都热情邀请华盛顿担任民团指挥,华盛顿自己也预感到平静的生活即将结束。
1775年4月18日,在列克星敦,民兵向进犯的英军开枪,揭开了北美独立战争的序幕。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独立和战斗成为会议的主题,会议决定把汇集在波士顿的各路民兵整编为大陆军,但是由谁来担任大陆军总司令,这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华盛顿以其英勇的斗争精神、卓越的品格、不容置疑的领导水平,赢得了所有与会代表的赞同,被一致推选为大陆军司令。
受命于危难之际,华盛顿又激动又有些惶恐,他预料到独立战争将是一场长期而又艰苦的战争,担心自己不足以承担如此重任。虽然有所忧虑,但华盛顿还是毅然承担起大陆会议赋予他的使命,决心为北美独立这一神圣事业竭尽全力。在此后长达6年的时间里,华盛顿开始奔赴战场,为殖民地独立以及人民的自由而南征北战,驰骋疆场。
1775年6月23日,在人民热情的欢呼声中,华盛顿率部奔赴波士顿前线。在迎战强敌之前,华盛顿首先着手整顿军纪,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经过整顿,大陆军面貌焕然一新,秩序井然,官兵恪尽职守,军队战斗力明显增强。之后,华盛顿开始策划与敌人较量,但稳健的华盛顿没有贸然采取行动,而是在双方相持数月后,利用敌人放松警惕的机会一举占领制高点,迫使英军撤离,这使被围困8月之久的波士顿成功解围。当波士顿人民欢呼雀跃,大陆会议下令铸造印有华盛顿肖像的金质奖章时,大家却始终找不到总司令的身影。原来,华盛顿在进城视察一番后,已经悄无声息地出城,他虽然为首战告捷为高兴,但却清醒地意识到这仅仅是一场艰苦战争的开始,他关心的已经是下一场战争。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庄严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为此,英国加大了驻北美殖民地的军队规模,试图将北美独立事业扼杀在摇篮中。趾高气扬、阵容庞大的英军直逼纽约,试图凭借其军事优势速战速决,全歼大陆军。但是,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采取避敌锋芒的策略,主动撤离了纽约。之后,由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华盛顿采取避实击虚的防御性战略,避免在不利条件下与敌人展开大规模战斗,以进退自如的灵活方式与敌军周旋。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华盛顿从纽约一直撤退到特拉华河畔,大陆军成功地避开了英军锋芒,避免了不必要的牺牲,同时也粉碎了英军通过正面战场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华盛顿的作战方式逐渐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和赞扬,华盛顿由此获得更大规模的社会支持与政治支持,这成为他获得战争胜利的有力保证。
1776年底,华盛顿领导大陆军与英国军队在特拉华河畔隔岸对峙。华盛顿采取趁敌之虚、攻其不备的战略,以急行军方式,突然攻入特伦顿,取得辉煌的军事胜利。随后,华盛顿又领导大陆军奇袭普林斯顿。在战斗中,华盛顿冲锋在队伍的最前线,鼓励士兵勇往直前,全然不顾他会成为敌方攻击的主要目标。士兵们为此备受鼓舞,他们舍生忘死,英勇战斗,再次大获全胜。夜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这两次战役的胜利就像茫茫黑暗中的火光,给北美人民的独立斗争增加了必胜信心。战争的胜利同样也使华盛顿誉满天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称赞华盛顿领导的这两场战役是“军事编年史上最光荣的成就”,这位开明的国王甚至还派人给华盛顿送了一幅自己的肖像画,亲笔题字“欧洲最年长的将军致世界上最伟大的将军”。 。。
比政府还重要的“美国之父”……华盛顿(6)
1777年,大陆军在北方取得萨拉托加大捷,这次胜利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一个转折点。萨拉托加大捷之后,法国政府正式承认了美国,并与之建立了军事与商业联盟关系,这使英美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独立战争的形势朝着有利于北美人民的方向转变。1779年7月10日,法国老将罗尚博率领6000法国精兵在美国登陆,英、美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出现变化。1781年,经过慎重考虑,华盛顿决定在弗吉尼亚与英军展开决战。为了达到出奇制胜的预期效果,华盛顿佯攻纽约,迫使克林顿率军回守纽约,留下康华里留守弗吉尼亚沿海的约克敦,却不知美法联军的主力正在悄然接近约克敦。随着法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