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页)
照灯般的奇怪光芒,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潜艇,我最前边提到的泰号中间缺了一块,结合船员和乘客声称的船身内部的爆炸声,是不是可以假设,这声爆炸就是潜艇发射的鱼雷导致。而它也是泰号快沉的原因。
“9大疑点结合沉船的调查结果,充分的说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很可能不是天灾,而是有预谋的人祸?”李珂问。
陈燃点点头,“所以,昨天晚上同你们分开后,我给老摩根写了封威胁信,今天早上派人送去了他的府上。结果,他迫不及待的来见我了。”
“这到底是个怎样的阴谋呢?”周漪问。
“概括的说,白星轮船公司把已经损坏的奥林匹克号伪装成泰坦尼克号,并安排了海难来骗取一笔巨额的保险金。执行者是一艘德国潜艇,船中间的那一块,就是被他们的鱼雷击中而大量进水,并在最后导致船从那里断成两截。船上的内应是后来饮弹自杀的默多克,幕后策划跟摩根脱不了关系。”
“1912年有潜艇吗?”李珂问。
“1888年,世界上第一艘可以施行鱼雷攻击的佩拉尔电动潜艇下水,1906年,德国的U—1潜艇服役,这种潜艇能下潜到30米深度,在海上持续航行18天。1912年泰坦尼克号遇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德国已开始出动潜艇在北大西洋巡逻。”
“既然是可以掌控米国财政的金融巨擎,怎么会为一笔保险金出此下策?”周漪不解。
“对摩根财团这样的机构来说,形像是无比重要的,海上运输一直是摩根相当看重的业务,世人皆知。然而正是在这个业务上,白星轮船公司却面临倒闭,这样的事,摩根绝不允许发生。于是他想到了泰坦尼克号这个噱头,想到了海难,想到了用同属白星轮船公司的加利福尼亚号进行人道主义救援,想到了借此大做文章,名声、金钱两不误。”
“但我还是觉得蹊跷,就算摩根是打的这副算盘,但既已经跟冰山相撞,为什么还要发射鱼雷?这样一来,无疑给营救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周漪不解。
“确实是这样,但如果将当时的国际背景考虑进去,事情就不难想像了!”陈燃解释道:“米国政府对于摩根纠结其他几位富商,三番两次借经济危机大发横财早有不满。一个人掌控一个国家的财政,风光当然是风光,但是有多少双眼睛在背后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不难想像。米国在一战以及二战前期一直扮演什么角色?”
“隔岸观火!”李珂说。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人家在那火拼,他们在那里拼命发展经济,制造武器,兜售给双方。所以,米国这时跟德国早就暗通曲款。”
“你是说这艘德国潜艇不仅仅是听命于摩根那么简单,它还是米国扳倒摩根的一个重要筹码?”到现在,周漪终于明白了。
“很可能是这样。负责营救的加利福尼亚号也很有问题,关键时刻掉链子,而且是一掉再掉。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让摩根财团声名扫地,社会舆论的压力很大,还死了那么多社会名人、百万富翁,没人愿意这个时候站出来帮摩根。于是米国借这件事的影响,将摩根操纵国家财政的控告正式立案调查。在接受国会委员会盘问时,摩根精神崩溃,是不是真的精神崩溃呢?这个同样很有悬念。二月后摩根去世。这里最关键的就是,从调查到精神崩溃再到他去世,时间很短,摩根还没有妥善安排财团的后事,就惨淡拉下了人生的帷幕。后来,米国成立了国家储备局,算是对摩根这支影响财政的有形之手的纪念吧!”
“你的意思是,摩根最后的死也是……”
“墙倒众人推!政治的黑暗从中可见一斑,浮华背后的肮脏,永远是让人触目惊心的!上位者的一个决定,一个意图,往往就牵动了无数百姓的命运,这就是人类社会。”陈燃以这句话作为了这次冒险推测的总结。
行李间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有些真相,确实让人挺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去面对,这也许就是种悲哀。
1912年人类社会社会的生活节奏远不及现代的紧张忙碌。尤其是政客、富商、名人等等组成的这个生活圈子更是讲究井井有条、温文尔雅,这让过惯了危险、刺激生活的陈燃三人有种看着别人那磨蹭样都替他们着急的不适应感。
周漪和李珂名义上的父母今晚就会在瑟堡下船,现在又听完了陈燃的‘泰号阴谋论’,李珂已经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找点事情做做了。
“或许,我可以扮演一个平民的小姑娘去下边的2等舱、3等舱以及统舱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