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第3/4 页)
北方刘周武等人见大势已去,纷纷归降,大夏遂一统南北。
……
金陵,故有三国吴王孙权在此筑石头城,改称建业,是为孙吴都成,后有司马睿南渡,建都于此,改称健康,后南朝四朝,武将篡国,都成均置于此。
隋朝一统,此地遂不为都城,江南大夏以此建都,兴三十万奴隶营造金陵,期间费钱粮无数,比之当年杨广兴建东都洛阳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格局宏大,布局有条。
中央是大夏皇城,中有祭天台,两边分别是英烈祠与云霄阁。
正月初一,天气犹冷,内城祭天台前,羽林军傲然挺立,兵戈雪亮送礼,抢戟寒寒成林,有万民聚此,高呼万岁,夏主等上三十级祭天台,傲然挺立在天地间。
群臣朝拜、百姓三呼万岁,兵士灼热目视,此刻天地苍茫,夏主登基而祭天。
浩浩钟声敲响,有礼部官员登台而宣读祭文,宣告大夏承天地之地而建立,其后夏主领群臣、百姓跪拜天地,万民高呼万岁、群臣虔诚跪拜。
台下万民、百官跪拜,万岁之声不绝于耳,天高万里,大地苍茫,天地间唯有他站立于此,祭天台上,他只感到一股苍茫的感觉涌上心头,执掌无上权势,有无上权位,但是这样的地位却是让他感到一股沉重的责任。
莽莽神州,自炎黄而来,神州血脉繁衍不息,历朝兴盛。
衰败,有秦汉之世,五胡之祸,兴盛衰败交替,遂有今天,如今神器交予他手上,他便是肩负天下万民福,马虎不得。
他心中感叹,立于天地间,心中祈愿天地,一愿天下风调雨顺,万民安居乐业,二愿,大夏自强不息,无有外族欺凌之患,三愿汉家兴盛千万年。
“若天公有感,当为我虔心而动!”他心中默默想道。
此时,四周阳光蓦然为云彩遮住,唯有祭天台上,金黄色的阳光洒落其上,照在台上傲立的男子身上。
万民、百官均是为这等异象惊住了,不远处遥望的宁道奇更是心中惊喜,看着台上那金光之中,恍若神人的男子,喃喃自语:“天佑神州,天佑神州,天佑我神州!”
傲雪抬头仰望苍穹,只感道身上暖洋洋的,他张开双手,仿佛是拥抱着着暖阳,感动得泪流满面。
尾声
第一节 到来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醉露书院”后世刘禹锡一诗便是道石头城,也就是如今的金陵帝都。
西周时期,此为为吴伯周章的封地,至春秋之时,吴国都城于此,汉末三分,东吴孙权在筑石头城,改称建业,是为东吴国都,后有五胡乱华,汉家衣冠南渡,司马复晋,定都于此,是为东晋。
其后,东晋灭亡,是为南朝四朝,宋齐梁陈俱都于此,是为健康,及至大夏定鼎南方,江南、岭南尽归大夏,以为此间有天子气,足为帝都,乃征发奴隶三十万,营造金陵,越数年乃成。
此间正是正月时分,距离夏主登基称帝不久,金陵城建造完成也不不过是旬月之间,虽未大夏帝都,但是所居住的人家还未多,待到过些日子,这里方才会繁华起来,方显帝都气象。
“这里就是金陵了吗,比起长安大了很多啊,不愧是帝都啊,就是气势也强了不少!”笑嘻嘻的清脆嗓音如同银铃一样送来,秦川一双美目眨阿眨地望着宏伟的金陵城,整个金陵城巨大的城墙厚重而高耸,与人一种逼人的气势。
“不愧是帝都所在,虽然新兴不久,百姓不多,但是看起气派,依然是足以动人!”淡淡的声音从秦川身边传来,师妃暄一身白衣,身后背着色空剑,静静地望着宏伟的金陵城。
两人远远望去,但见昏暗的天色之下,金陵城如同巨人一般耸立在两人的眼前,两人俱是感到一股浩然浩大的气势送来,秦川笑嘻嘻地说道:“看这座城池就知道大夏的力量,修筑这么大的城池,不知道要费多少的人力物力呢?”
“当年杨广修筑的东都洛阳也不外如是而已!”师妃媗说道,当年杨广修筑东都洛阳,费钱粮无数。征发民夫数十万,弄得天怒人怨,义军四起,大夏也是修筑都城,比之东都更宏大。却是民间欢愉,反与有荣焉。
师妃媗等人一路南下,进入江南之地,方才发现江南百姓对于金陵自豪不已,言道:“此为我大夏国都。天下莫有能比肩者!”
“行杨广之事,而无杨广之患。大夏确实是了得!”师妃暄叹息一声。李唐败在这样的敌手之上,确实是不冤。
秦川笑嘻嘻地,脸上明显带着喜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