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用稻草吧!亲爱的高飞。用稻草吧!”
可是,高飞仍然说,稻草太长。丽莎只好不断地给予高飞指示,而高飞却依然不断地提出各种问题。直到最后,丽莎告诉高飞,去提一点水来,好弄湿一块石头,磨快一把刀,去割断那些太长的稻草。
可高飞还在问:“我用什么来提水呢?亲爱的丽莎。”
丽莎建议高飞用水桶提水,可高飞却说:“可是,我的水桶破了一个洞,亲爱的丽莎,亲爱的丽莎,我的水桶破了一个洞,一个洞。”
高飞的问题又回到了原先的起点。
故事中的高飞,正像现代组织中那些“按钮员工”们一样,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对自己要做的各种工作都不去认真思考,更不会做出任何决定。他们实行“每事必问”,事无大小,都要向上司请示该如何做。其实,他们不做决定的原因就是逃避问题,“每事必问”的做法实际上是把问题推给了上司。
然而,如果推脱真的能把问题推掉,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可是,现实往往就像故事中高飞感受到的一样,问题不会在互相推脱中消失,最后还是要落到自己头上。
其实,导致他们遇事推诿、躲避责任、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原因,不是能力低下,也不是缺少忠诚,而是他们没能领悟工作的实质,不懂得职场中人的基本责任在何处。
“按钮员工”总是用“我做了”的思维去看待事情,他们的口头禅是:“我正在做上司派给我的事儿”,可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工作,因为问题没有解决。
找到了“按扭员工”的病根,我们就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工作的实质是解决问题,员工的基本责任是解决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认清这个现实,我们就不再对问题抱害怕、回避的态度,不会再像故事里的高飞,很小的一点问题都指望别人帮他解决好。
然而这么说来,工作是否意味着有没完没了的问题、麻烦等待着我们呢?这是否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呢?
。 想看书来
有问题其实很正常(1)
在工作中,总有接连不断的问题等待我们解决,而问题总是意味着不确定性、怀疑和困难,所以,人们往往害怕面对问题,于是选择逃避和推卸。而害怕问题有很多心理原因,比如,面对错综复杂的现象无法做决定、面对各种方案无法制定决策、害怕出错误、不想承担责任、对后果不能有效预测,等等。
难道没有一份不存在问题的工作吗?为了解答这个问题,请先看下面的故事。
在餐厅的一个角落里,一位企业家独自喝着闷酒。有位热心人走上前,问道:“您一定有什么难题,不妨说出来,我给您帮帮忙吧!”
企业家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我工作中的问题太多了,没有人能帮助我。”
这位热心人立刻掏出名片,原来他是位咨询师。咨询师请企业家明天到他的办公室来一趟。
第二天,企业家如约前往。咨询师对他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企业家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好奇地随他而去。
两人驱车来到效外,企业家下车一看,原来是一处墓地。咨询师指着前面的坟墓对企业说:“你看看吧,只有这里的人是统统不被问题困扰的。”
企业家恍然大悟。
只要我们生活在世界上,我们总会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人生中每天都必须面对的事。当我们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尝试着解决问题,一步步地学习解决问题。我们解决了用餐具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学会走路的问题,解决了自己穿衣服的问题,然后,我们又要去学校上学,解决学习中的种种问题。
而我们参加工作,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来的。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如果能够认真地思考、研究,寻找各种解决途径,培养自己的办事能力,那些麻烦、困难就会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迎刃而解。
《孙子兵法》中说:“激水之疾,以至于漂石者,势也。”激荡的流水,能使沉重的石头漂起来。而在静止的死水中,石头则沉了下去。这说明,正是因为保持一定速度向前发展,问题才会“浮出水面”。而沉沦颓废,静止不前,总能掩藏问题。
发展就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成才就会遇到挫折和考验。有问题就意味有希望。只要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不断前进。如果希望“没有问题”,试图回避问题,那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在工作中,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