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总是不太开明,甚至很独裁,不考虑各方面的环境、条件,不想想这工作到底能不能完成,就给你布置了任务,以至于你在工作中总是碰到各种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你也许要抱怨:公司的管理体制也太不完善了!缺少合理的规划,职责界限不明确,信息不充分。和自己有工作衔接的那些同事也是能力太差,一次没有提醒到就会出错误(而不少同事也这样评价你)。总之,工作的压力太大,这份工作几乎无法干下去了。
比如,你是一位销售业务员,你每天跑市场、签合同、下单、出单、收单、催款、为客户服务,这些事情有时顺利,有时困难重重。所以你抱怨个不停,有时嫌研发部门没有把产品设计得更有竞争力,有时抱怨老板规定的任务指标太高了,有时你觉得客户太难伺候,太不讲信用。你甚至想放弃,准备换一份工作。
工作是什么(2)
在工作充满问题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就算你换了一份工作,你能保证新工作中没有困难、没有问题吗?
俗话说得好,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假如问题都被别人解决掉了,你只需要做现成的、容易的事——这样一份工作,恐怕全世界也很难找到。
工作中有问题是正常的,正如人生中会遇到种种麻烦与不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过在工作中没有碰到问题的人,不论他是老板还是雇员。
逃避问题、把问题推给上司或者老板,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还会给上司、老板留下工作不负责任的印象。
怪老板不开明、怪条件不具备、怪同事不配合,这些怨气对问题本身的解决也没有任何好处。愚昧的人坐在一起互相抱怨,最后问题越来越严重;而明智的人总是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积极寻找改进的办法——因为他们明白,抱怨毫无意义,想改善现状,只能靠行动!
就算我们还可以继续应付差事、得过且过,我们仍然要把每天中除了吃饭、休息以外的绝大部分时间奉献给自己的工作。虚度光阴会伤害你的雇主,但受伤害更深还是你自己。
而我们想要成就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就必须从当前的工作做起,切实解决当前的问题。毕竟,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问题组成的,这就是工作的本质。
“做了”≠工作(1)
小丽是一家公司的电话接待员,她负责与公司的潜在客户进行电话沟通。刚进公司时,老板也曾表示过,是否留住客户,并不与小丽的工资直接挂钩,她的工作主要是给来电咨询的人们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并建议他们与公司销售部门联系。部门经理也曾对小丽的工作给予了不少指示。比如,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如何介绍本公司的产品等等。小丽暗自庆幸,自己有了一份稳定而又轻松的工作。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小丽发现,自己的工作果然非常有“规律”,一点也不费脑子。她心想,也许自己成不了一个开拓型的人才,适合自己的就是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反正也不指望得到提升,但只要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保住这个饭碗应该是没问题的。
可是,万万没想到,工作两个月以后,部门经理对小丽提出了警告。
部门经理质问小丽:“客户们都反映,你们公司接电话的那个小姐态度冷淡,对业务知识不熟悉,工作态度不认真。小丽,你知道吗?因为你的原因,公司丢了多少客户?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公司只能解雇你了。”
小丽觉得十分委曲,反驳道:“我严格按照公司的礼貌用语与客户谈话,我把产品介绍背得很熟。我怎么态度不认真了?”
部门经理说:“你与客户交谈时,确实使用了公司规定的礼貌用语,可你的口气中没有一点儿对客户的亲切和热心。你背熟了产品介绍,可你并不理解它,遇到客户提问,你总是把他们推给销售部门。小丽啊,公司应该是一个具备团队精神的整体,每个人都要为公司的效益负责!你必须好好改进你的工作,增强责任心,努力争取每一个客户!”
挨了部门经理一顿批评,小丽很不满。回到办公室,小丽抱怨道:“公司领导的指令总是变来变去,让人无所适从。前几天只要求我接待来电人员,可今天又要求我争取每一个客户。我不是销售人员,‘争取每个客户’不是我的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凭什么要我做?再说,如果公司的产品质量过硬,早就畅销了,技术部门应该负主要责任。”
像小丽一样,很多员工都喜欢强调“我做了”,他们也常常会说:
“我做了老板让我做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