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页)
宰相之位,非他莫属。”我道:“外界传闻平安堡要举兵造反,我在旗营当差都听到风声了,不然我也不会过来投靠老哥,在旗营当差没什么前程,跟着老哥一齐打天下,兴许还能混个一官半职的。原来我还为起兵之事,心存疑虑,不知真假,现在看来,是确有其事,我日后便在你的帐下谋个差事,有老哥你的这杆大旗在,也不愁兄弟没口饭吃。”
孙德忠道:“起兵造反一事早已运筹数年,只是最近才准备周全,你们旗营消息滞后,若再晚些知道,早就改朝换代完毕了。你老弟与我一见如故,若没有你仗义相救,老哥此时定会被下到牢中,等待问斩了,以你一身降妖除魔的本事,在这里不愁没有施展,将来我找机会向主公报告一下你的情况,让你才得所用,也好有自已的一席之地。”我抱拳道:“如此有劳哥哥了。”
孙德忠看了一眼小汐,道:“这孩子干起活来,有股子力气,今后也让他多些锻炼,也能有些成就。”
小汐在他家当过长工,受尽压迫,虽然曾一把火将孙家烧去一半,至今仍然心有余怒,但也知道这里不是发火的地方,低头道:“多谢老爷成全。”孙德忠听他还在使用平安堡的旧称号,想起了在十间房当大财主时的风光,不由的心中一酸,应道:“好说,好说。”又咬牙切齿,自言自语地说道:“将来属于我的东西,我会加倍拿回来。”我知道他是指被旗营没收的家产,心道:“恐怕将来你连葬骨灰的地方都没有,还谈什么索回家产,一个地道的乡村财主,企图在别人的教唆下成就一番造反的大事业,此举不亚于痴人说梦。”
听孙德忠说了一会他的伟大“抱负”,我问道:“堡门前排起了长队,他们是干什么的?”孙德忠收起那一副狂傲的嘴脸,道:“最近四面八方来投奔主公的人越来越多,都是赶过来报名参军的。”我恍然大悟道:“难怪我刚进来时,维持秩序的士兵已为我也是过来报名的,示意让我也排在队伍后面。看来主公义旗一举,四方英雄无不望风响应,这绝对是个好兆头。”孙德忠面色有些尴尬,道:“用人之际,当然汇聚人力最重要,也不在乎多花几个银子。”我有点奇怪,问道:“什么花点银子?”孙德忠道:“为了尽快充实兵马,主公派出上百名能说会道之人到各地游说,凡是能到平安堡参军者,每人每月可领到五两银子的俸禄,还可以在平安天下后,世代永享此待遇。这年头活不下去的人到处都是,意思一传达出去,只几天的工夫前来报名应征者便达到了上千人,虽然堡内人气逐渐兴旺,但我这个主管后勤财务的‘大臣’却在银两上难免有些捉襟见肘,不得不请示主公,让军师的施展法术从各处往这里运银子。”
我这才知道原来在门前排队的都是在生活上难以为继的穷人,大家为了能活下来,听受平安堡的鼓动,过来混口饭吃,刘振庆抓到这帮人的弱点,让他们为自已卖命,此举虽不高明,但却能迅速筹到兵源,也不知这主意是谁出的,颇为了得,只是不知这样召来的兵丁在沙场上的战斗力如何。
我故意问道:“赵师爷施展什么法术运银子?”孙德忠虽自认为与我关系甚好,却不敢过多地谈论赵师爷的事,含糊其词地道:“我只是听说他有些手段,具体的事也弄不明白。”我听出他有些言不由衷,也不好意思再追问下去。
孙德忠将话题扯到别的地方,道:“还记得在汇丰楼喝酒的几位朋友吗?”我忙点头道:“当然,他们也在堡内吗?”孙德忠笑道:“也是你们有缘,他们也是今天刚赶到这里,你在这里休息一下,晚上我请你们到我房内喝酒。这也许是大战前咱们最后一次喝酒了,马上下月初三日期临近,到时战事紧张,再聚到一起喝酒恐怕难上加难。”我问道:“上次在十间房分手时你对我说,下月初三要成就一番大事业,莫非下月初三是主公起兵的日子。”孙德忠哈哈一笑,道:“兄弟你思维敏捷,果然非同常人,你说的没错,这几日堡内兵马正在加紧操练,为的是在下月初三一举将绥化城拿下,然后用此城祭旗,召开誓师大会,诏告天下,从此高举反清王旗,直至江山一统。”说到这,又对我们小声道:“此事不可外泄,以免被奸细探知,报与镇边军知哓。”说罢站起身来告辞,我和小汐忙将他送出门外。
孙德忠到门外后,将负责接待工作的兵丁招呼过来,让他好好安排我们休息,不得有误。那兵丁答应下来后,他这才一步三摇地回去了。
我和小汐目送他远去,回到屋内重新坐下。我问道:“今天距离下月初三还有几天?”小汐算了一下道:“今天是二十八,还有四天。”我来到这个时代后,日期上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