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兵临秦州城(第1/2 页)
李戬只在临渭城修整一日,第五天,便率军西进,直捣司马保的老巢,秦州城。
大军一分为三,由他率领十三万主力大军,沿渭水而上。另外五万兵马由贺兰宣统领,大多为骑军,横扫周边郡县。
其余一万多兵马则驻扎于临渭城,掌控后方粮道。
沿途乡县根本没有多少兵力驻防,面对汹汹如潮的大夏军,基本望风而降,大军的行进速度并未耽搁太久。
行不过七八日,大军兵临秦州城。
此时的秦州早已严阵以待,六万守军依仗深池高墙,工事完备,面对十数万大军,并未有太大的担忧。
秦州城乃整个秦州的中心,城中聚集的人口,便有十多万人,若是强征,还能再拉出几万人马,兵力与大夏军不遑多让。
大夏军并未立即展开进攻,而是开始营建大营,主力布置在东面,另外在南北两处再设两营,各屯两万兵马,用于监视威慑。
秦州城墙高城深,纵然大夏军拥有抛石车,也不是那么好打。
更何况要在短时间内结束秦州战事,那就更没有时间在这里跟司马保耗下去了。
因此,李戬更希望能够与司马保来一场野战。南北两处布置的少量兵力,亦是有引诱守军出城的意思。
只是没有想到,司马保为人胆小谨慎,即便给他留下了两处破绽,他也不肯出城偷袭。反而坚持稳守城池,想要跟大夏军拼消耗。
对此,李戬也是无可奈何,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疯狂的抛石轰击,广挖坑道,布置弓箭手压制守军反击,然后派出大量民兵携土填河,与当日临渭城之战并无二致。
唯一不同的是,大夏军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无需为了夺城而损失太多的兵力。
因此同时,另一头的贺兰宣率领五万骑军,沿途攻城略地,并未打一路烧一路。
在他的军中还跟随者大量的宣教官和文吏,每攻下一片乡县,便留驻一支兵马,协助宣教官稳固地方,维持秩序,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
乡县的士绅地主,要么好好配合大夏军分田政策,要么被抄家灭族。
大量被分了田地的百姓,自然是欣喜若狂,万分拥护大夏军的。
宣教官也趁机向百姓们讲道理,告诉他们,这个天下,只有他们大夏才愿意为百姓着想,分利给他们。一旦他们离开这里,司马保所代表的地主士绅,必然会再次夺走他们的田地。
没有了田地,他们就只能继续被地主劣绅们盘剥,终日饥寒交迫,不仅自己一辈子也无法翻身,子子孙孙也要代代受穷。
百姓们听了宣教官的话,顿时惶恐起来,原本喜悦的心情也瞬间跌落谷底,纷纷祈求大夏军留下来帮助他们。
这个时候,宣教官立马给他们出主意,想要让大夏军继续呆在这里,守护他们的田地,那么就必须彻底打败盘踞秦州的毒瘤司马保。
只要大夏军成功解放了秦州,那大家的好日子也就到了,不仅能够守住到手的田地,还能免除各种苛捐杂税。
说完,便开始讲述关中百姓的美好生活,以及他自己当年的艰难困苦,最终在夏王李戬的解救下,不仅分了田地,取了媳妇,还当上了官,今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
听着宣教官的讲述,百姓们心中对关中人羡慕极了,恨不能以身相代。这样的好日子,谁不想过?
将百姓们的情绪调动起来后,宣教官当即表示,现在的秦州还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夏王正带着大军与司马保作战,实在无法顾及到这里。
因此,想要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仅靠大夏军是做不到的,最关键的还是要靠自己。
宣教官宣布,将成立地方民团,由自己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土地。
此言一出,百姓们立即踊跃报名。他们平时虽然懦弱,可一旦拥有了想要守护的东西,他们立刻变得悍勇起来。
为了好不容易分到的田地,为了今后能过上好日子,他们此刻无所畏惧。
不过半日时间,这些只有数千人口的乡县,很快便征召到数百上千的民兵。
这些民兵在驻留的上百大夏军的训练下,虽然无法上战场与敌人厮杀,但对付地方上残留的土匪,以及暗中蛰伏的地主劣绅武装,也算是旗鼓相当了。
有了这些民兵,大夏军在地方上建立的秩序也就稳固下来了。
就算是遇到司马保的军队,也能结寨直保,再不行直接上山游击。
贺兰宣这支大军,并不以